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侃谈鹿山之都

重新为吉林城市定位

2010年05月12日 16:13:3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刘学义艺术专栏  

八、感悟吉林悠久的历史文化沿革

《吉林史迹》载:解放前在东团山的东南坡的平原上,曾出土大量夫余时期的“长乐末央”铭文瓦当、灰色绳纹瓦、铜盖铃等;大量出土了渤海时代的文化遗存,有建筑物两端装饰件:鸱尾和灰瓦及花砖,都是盛唐时期的文物;在南城子东一公里的古墓中挖出金碗、金簪、金马驹等官吏随葬之物;在南城子里发现过兽面纹瓦当、茶绿釉鸡腿坛、黑釉四耳罐、赭釉铁彩瓷片等辽金时代遗物。解放后,社员在城内农田中拣到宋代铜钱、元代元堂形铁灯盏,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金代火葬墓等。今天来到东团山,依然如同来到了一个天然博物院。考古工作者不断在东团山发现夫余、高丽、渤海、辽金时代遗物。并在东团山南城子进行了1300多平方米的遗址挖掘,出土了大量青铜时代、明清时代等各朝各代的瓷盘、瓷碗、瓷罐、瓷盅等瓷皿;陶豆、陶罐、陶甑等陶器;铁梨、铁镜等农具;鼎足、铜印、汉砖等文物;出土了色彩艳美的帛画、精致丝、绢织物和军用兵器,民用生产工具等。

《中国东北通史》指出:“高句丽是我国境内的一个民族政权,它与箕氏朝鲜或卫氏朝鲜没有任何关系。高句丽与古朝鲜并非一族。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武帝时置,皆朝鲜、秽貊、句丽蛮夷。’《汉书》将朝鲜与句丽并列,说明二者不是同族。高句丽主要分布在浑江与鸭绿江流域。汉四郡中置高句丽县,隶玄菟郡。由此,后世将该地区的秽貊人称高句丽。”最初,秽、貊、挹娄并非一体。貊在南,秽居北,挹统东。因为地域毗邻相连、生活习俗相近,广泛接触,特别是夫余立国之后,把秽貊合二为一,形成秽貊族……后来,夫余国统一了东部挹娄(满族先祖)最大部落。秽、貊、夫余、百济、高句丽,是血脉有依据可循的本族。但与古朝鲜、古挹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是在生存、生态环境上,是互相侵袭和干扰的……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历史长河,在东团山城源远流长。从出土的大量有价值文物上,可以看到东北亚少数民族的昌盛与衰弱。证明:吉林市,是座非常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出土文物、历史文献概述吉林历史文化沿革如下:南北朝齐延兴元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勿吉与高句丽争先恐后抢占夫余地盘,由于高句丽与百济苦战不休,勿吉捷足先登。使夫余国在农安建立的后期王城被勿吉所破,迫使长达六百余年的夫余国灭亡。《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文咨明王三年(494)二月,夫余王及妻孥以国来降。”夫余王无力抵抗,携妻儿逃往高句丽。吉林市一带地域,已经随着夫余王归属于高句丽国的势力范围。

高句丽在奴隶社会时,崇拜日月、星辰、山川等自然神,而且还崇拜夫余神、登高神等多种神教,作为统一各族人民思想、成为加强专制的重要手段。高句丽城堡,多为山城,这是崇拜夫余神、登高神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源于鹿山之都。鹿山文化,是高句丽文化的源头。辽宁高句丽王城,以五女山城为依托,利用附近天然悬崖峭壁,又在对面的山峰上筑丸都城(卫城)。两城都城高踞险,大有一夫当关,万人难犯之势。城中宫殿、兵库、粮仓、练兵场、烽火台都于今天吉林市松花江沿岸的龙潭山、东团山、三道岭高句丽山城相仿。高句丽王城与卫城的建设,都是借鉴于夫余国“鹿山之都”的“建都思路”,而修筑在两峰对峙的地方。从自然地理方面考查“鹿山之都”,可想而知:假若在松花江下游三道岭山城的江面上发现有敌情,可以用烽火台,为上下游沿岸各邑落报信;假若在东团山城上发现敌情,用同样方法也可以指挥山上、山下游动军民相互支援。上游炮台口烽火台、鹿台指挥中心、下游三道岭烽火台自然组成:松花江流域S形沿岸邑落保障体系!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