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得田园而美 融乡情而真

----罗伟田园乡情画赏析

贾德江/文
2010年01月27日 16:10:0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罗伟艺术专栏  

田园乡情,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题材。自古以来,就不乏歌颂乡野之美的诗人和画手。早在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已成为文人精神的回归安顿之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辞官之前,写下《归去来辞》以明志,成为这一类题材的的令人向往之代表作品。较陶渊明稍晚的谢灵运,更是酷爱在山水间寻幽访胜,还进一步将游历之经验与感兴,笔之于诗,成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伴随着田园诗的出现,田园画也同时出现于文人画家的笔下。据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田园画其实要多于山水画,如晋明帝司马绍有《人物风土图》、王廙有《村舍齐屏风》、史道硕有《田家十月图》、章继伯有《籍田图》、张僧繇有《田舍舞图》、董伯仁有《弘农田家图》等。田园山水以其清新朴茂的自然景观成为审美对象,陶冶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胸次和她的子孙们的心灵,造就了人们独特的充满诗意的文化心理。在田园山水中,人们获取的是返璞归真的真、善、美,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观赏性。因而它是被特定地域承载着富于浓郁生活气息的乡野图卷,寄寓着朴素的田园理想和乡土情怀,被赋予了特殊的人文风采。

然而,自田园山水在魏晋时期出现之后,乡村与城市逐渐形成比照,古代士大夫们不再钟情于田园理想,也不悄于乡土情怀的抒发,转而一味追求名山大川的景观描绘,田园山水画渐渐走向式微。在历代画家的作品中虽偶有乡村田园的表现,但并未形成气候,更难以寻觅专事田园山水的画家。这一现状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后的五六十年代。在改造国画的历程中,随着绘画功能与受众的改变,山水画家们围绕着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次第出现了大批画社会主义之景、抒革命人民之情的山水画。如李可染“为祖国山河立传”的大量作品,陆俨少的许多作品,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的大量作品中,都有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田园山水画。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则出现了若干画家以画西北、画中原、画东北、画江南来讴歌“山河新貌”的作品,其中也不乏表现太行村居、江南水乡、北国风光、皖南山村的田园山水画,以守护精神家园的心态表现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潜意识的独特感受。

(责任编辑: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