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什么是中国画

——把握中国画的核心要素

宋桂安/文
2011年06月27日 10:04:3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宋桂安艺术专栏  

绘画过程是人生过程的一部分,画家的行为必然受到其自身人生观、艺术观的制约。高水平高修养的中国画画家必然通达哲理。古代大家论画,常用“气韵生动”一词来形容好画。气韵由空而生,中国字“空”和“气”常联用,气由空而生,空不是无,“有”是物,“空”亦是物,“有”为有形之物,“空”为无形之物。古代先哲说,气生万物。空气空气,空则生气,无空则气闷。于画而言,画出来的部分多展气势,而不画的部分则存气韵。所谓气韵生动,有气韵才能生动,动才活。气韵是有形物与无形物结合的产物。不画,全白纸一张,何来气韵?全画满,气被堵死,谈何生动?初学者不明何谓气韵,以为空谈,只注重技法,而忽略艺术修养。无修养气韵不可生,或满纸着墨无气可通,或东涂西抹,气散神离。大凡中国画高手都讲究留白。画满易,画到该留处难,画处易,不画处尤难。满版压实不是什么构图饱满,是缺少才气,灵气不够的表现。

过去西洋画(写实主义)不存在留白一说,画面每处皆画到,全为具象物,不给观者留任何想象空间,其手法实在不算高明。一些画学家西画出生,而未悟通中国画理,不精中国文化,画起中国画来,名曰借鉴西法革新中国画,满纸皆黑,虽与古有别,然实在是舍本求末。

天府之国四川地灵人杰,曾经出现过一批悟通法理的大画家如张大千、陈子庄、石鲁、冯建吴等人,他们的画作皆空阔通达,开张大气,气韵生动,深得空灵之妙,尤其陈子庄,以少胜多,以无招胜有招,盈尺之内开广阔天地,不染云而烟云满纸。其论画:“崚 嶒π岸处自有秀逸之气,当于笔墨外求之”。“平淡天真,迹简而意远,为不易之境界也”。“若妙合天趣,自是一乐,不以天生活泼为法,徒穷纸上形似,终为俗品。”“画中有声,不在笔墨而在意度,观者可以目闻也。”国学家冯其庸评陈子庄:“石壶所追求的是中国画的至高境界,这种追求,也反映了他胸襟的高旷,可以说提出这种追求的人,其本身就是不凡的。”

从具体的画面来说,留空处不应看作是空白,而应将之看作是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山水画中,天空是留白的,山间的云也是留白的,江河的水也是留白的,都不画,但哪儿是天空,哪儿是白云,哪儿是江河,则一目了然,这便是不画胜有画,无招胜有招。这是指大块面的留白。还有一些是小局部留,如流泉的白,树枝缝隙的白,也是不画的。还有一些是只画某物象的局部,省略部分也不画,例如画幅边沿处的石坡,画家每每空着边角不画完,有意留着白,既不是云天也不是江水,全为画面轻松空灵而安排。这是指的虚处,不着墨,而同时又还讲究实中虚。黄宾虹画山千笔万笔,但笔笔之间不画死,留有小空白,密黑而不死,于浑厚中还能看清笔墨风神。黄宾虹说:“一烛之光,通体皆灵”。
留白既是中国画的手段,更是中国画家的修养体现,可以说不懂得留白便不懂得中国画。

六、 中国画的构图承载着更多的内涵,“图”有图案之意,题款和盖印成为与画面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画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吸收自然物象入画时不是直接将之搬进画中,而是根据意境需要,构出一个图案式画面来。中国画称画一般不叫画,叫图,如《清明上河图》、《溪山行旅图》、《富春山居图》等等。西方写实主义画派的画全幅画满,且讲究透视关系,讲究明暗,如同照片,在构图上就没有中国画的这种图案意味。而图案意味,正是高度概括的艺术性,画的意境多从构图中反映出来。

画上题款盖印是中国画的显着特征,唯中国画所独有。它不仅仅是签名的意思。中国画题款与我们所界定的中国画是同步产生的。翻开中国的美术史便知道,汉代人物画便已有了题榜,即在画上头题辞(虽然那时中国画还未产生)。由题榜而发展为题画赞,后又发展为题诗。至宋代发展为广泛题诗和画跋,我们所说的中国写意画在宋元发展起来,与文人普遍介入绘画有很大关系。

题款除了记载作者身份,创作时间以便于考证鉴赏等作用外,更主要的是增添了画作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美感,增强了画作的审美作用,丰富了画作意境的抒情性,强化了作者感情的表现力。徐渭的《墨葡萄》,笔墨狂放,畅快淋漓,表现了作者激昂情绪,但观者很难看出作者的寓意,但通过看他的题诗便明白了,他在画上题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原来画家是借泼墨葡萄发泄他怀才不遇的苦闷和生涯潦倒的不平之气。他的另一幅作品《石榴图》,题为:“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也是借题发挥,痛心人才不被重视,颗颗明珠走,人才都走完了。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