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中西传统绘画的心理差导

潘公凯/文
2009年12月07日 16:24:2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潘公凯艺术专栏  

②概略表象由具细表象提炼而来,与具细表象有着广泛、密切、生动的心理联系,这二者之间的联想十分活跃。概略表象外化为概括性的图形,这种图形可以在作者和观众心中引起丰富的具体性联想,不仅可以在想象中弥补这一图形的种种细节,而且这种联想补充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同一个图形可以引起不同的联想补充,还可以联想出不同的环境背景。正是基于图形的具体性联想力,中国画才可以不画背景,才有梁楷的减笔、八大的写意。

③概略表象是对具细表象的初步抽象(提炼),它是由具细表象转化为抽象概念的心理过程中的初步环节,是概念的一种形象基础。因而,它同抽象概念、逻辑思维之间,也有着密切、广泛、复杂的心理联系。概略表象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物类的概略表象往往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是基于同类物结构特征的相似和稳定。例如:幼儿画的人形都相似。尤其是外化了的概略表象——图形,由于在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多交流,更增加了人们心目中这一概略表象的共通性,于是形成为一种作者和观众共同理解的“语言”——程式。进而,又在这种交流当中,形成某些图形与特定的感情、观念之间的稳定心理联系,——这就是图形的寓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经过作者自觉加工的移组表象也有寓意(即表象中渗入的主观因素),但这种寓意是在形象本身之内。比如,一个典型的炼钢工人的寓意就渗透在形象的每一个局部中:肤色、汗水、脸上的皱纹……。而概略表象的寓意却在形象之外,包含在此物与它物的联系之中。比如,一块石头的寓意,完全依赖于石头的沉重坚实的质感与外加于它的质朴、刚正、安愚守拙等等抽象观念的稳定联想,而非石头本身的意义。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山石、枯树,往往十分简略,既无色彩又无明暗,但观众却不仅不会认错,而且还会立即与清高、雅逸等十分抽象的观念联系起来,实在不能不归功于概略表象所具有的寓意性、象征性联想潜力。

④概略表象既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又与客观物象“脱开”一定距离,与真实对相象比较,它是处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这个距离很重要。正是在这个距离中,包含着画家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这个距离,主观的作用便无从显示。这个距离,使得概略表象较少受到客观真实性的局限,由它而外化的图形,也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正是基于这个距离在心理学上的合理性,立体的物象转化为平面的图形才成为合理,笔线这一表述语言在审美意义上的相对独立性才成为合理。八大画的鸟、吴昌硕画的梅、陈老莲画的水浒叶子,都和客观真实相差很大,但正是在这种夸张变形中,加进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个性修养、审美趣味,才有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如果没有图形与对象的这个距离,中国画的抒情性、写意性又从何谈起。所以,概略表象与客观物象的合理距离,正是中国画重要的心理学支柱。

⑤概略表象外化而成的图形,具有提炼、概括的品格,舍弃了许多次要的形象因素,属于简略的“非限定形式”。非限定形式的优点是形式本身具有潜在的感情容量。非限定形式从再现对象的角度看是不精确、不完全、不充分的形式(比如,只有线而没有明暗色彩,或透视、色彩与真实所见者有距离,等等),然而这种不精确、不完全、不充分在心理学意义上又是合理的。换句话说,就是非限定形式具有加工变导的宽容性。因此,笔墨技巧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因素而大大地发展起来。作者在作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和个性对象化为一定的笔墨韵律——起落、轻重、快慢、曲直、枯湿、浓谈等等纯形式的变化。于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的笔墨形式就成为个性感情的信息载体,而取得了图形寓意之外的自身的精神内容。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