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深情关注生活的探索者

——高天祥书画艺术论

刘新生/文
2011年08月08日 15:35:2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高天祥艺术专栏  

(三)深厚的文化素养

“自古文人画家都精通诗书画印,这就拓宽了写意花鸟画的范畴,对习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意花鸟画不外乎情、趣、意,如禅家之顿悟般在笔墨神韵中体现心灵的超脱。学习写意花鸟画,须加强综合修养,才能进入较高境界,最终达到大自在。”(高天祥:《写意花鸟·前言》山东美术出版社)在漫长的书画创作过程中,高天祥有着广泛的艺术创作涉猎——画过油画,成为创作骨干;创作版画,获过奖:画国画,成绩斐然;研习书法,自成风格。这些阅历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书画艺术不是孤立的技法运作,而是创作者综合修养、能力、才力的凝结展示。要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就要全方位地丰富、充实自身。艺术家不仅要重视提高自己的技法表现力;还要多向生活学习,离开了生活,艺术家就会断绝创作之源;更要向其他的学科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时刻保持旺盛的活力,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思维,才会永葆艺术之树常青。他是艺术家文化素养重要性的积极倡导者,又是一个积极的践行者。今天,已经步入“不逾矩”之年的他,在广泛的题材上拥有旺盛的艺术表现力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切。

讲究有修养的线条,重视造型的准确性,拥有综合的文化素养,因而使高天祥形成了自己的实力,他在自己的美学理念指导下,完成着一幅幅成功的作品,成为名副其实的实力派书画艺术家。

四、高天祥书画艺术的美学特色

在长期的书画艺术经历中,高天祥在多个领域表现着自己的才能。在台州师范学习阶段,他受张一山先生的教导,悉心于版画创作。大学期间,也是“热衷于版画,并得省美展二等奖,以后涉足连环画、年画、油画,在全国各报刊上发表大量作品。……1977年调到曲阜师范大学任教,教授中国写意人物画20多年。高天祥多年来,还研习花鸟画和书法。他的绘画道路是从西画入手,但又注重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因为有坚实的造型基础和色彩知识,坚持写生,厚积薄发,晚年成器。他的中国画受益于于希宁老师,又特别注重吸收浙籍画家吴昌硕、任伯年、潘天寿等大师的技法,山水、任务、花鸟都能够随物造型。花鸟画中最爱画竹,平静疏淡,润含春雨,恣意放纵,是画家感情的凝聚,心灵的写照,倾注浓浓江南乡思;画梅花利用毛笔的灵活多变的笔墨,浓淡于湿,轻重缓急,以点线中数理的变异来抒发思想感情,体会画家的审美、智慧、人品和修养。他为画牡丹而种植牡丹,长年观察,作画时注重色彩的靓丽,为人们喜闻乐见,艳而不俗,清新高雅。……”(张鹤云:《心虚根底固,指日定干霄》)诚如张先生所言,在广泛地涉猎,多方面地锻炼,数十年如一日地精研细作的基础上,高天祥借鉴了吴昌硕“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的经验,注意色彩的强烈、鲜艳,注意物象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在形似的准确上有又体现神韵,突出生意盎然的效果。对任伯年他学习其对生活的观察和造型能力的训练,又借鉴了其技法运用,学习他勾勒、点虱、没骨表现方法,注意瞬间的动感姿态定格展示,讲究构图多变,设色淡雅,轻松活泼的文人趣味和通俗性,营造雅俗共赏的效果。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书画艺术特色。

(一)规矩守中,奔放创新

高天祥在创作中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定性,每_种书画艺术样式同样如此,离不开对其本体意义的坚持,如果忽视了本体意义的基本规定性,也许就会远离这一样式而走向其他。中国书画艺术的概念,就在于它所拥有的书画艺术元素。但是,书画艺术的创作又不是一种模式制作,在对自然物象丰富的表瑚。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并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因为书画艺术家的个体养成是受诸多因素影响构成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个性的、修养的……等等,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属于自己个性的艺术表现结论。高天祥一方面坚守中国书画艺术的传统表现方式,另一方面又力图赋予更个性、自由的生动表达。以他的梅、竹、菊、紫藤为例,如《岁寒三友》(2003年)、《莫道不消魂》(1996年)、《双清图》(2001年)、《春归天地》(2004年)、《空山无人水流花开》(2002年)、《晨曦夕照得春晖》(1998年)等,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作者的用笔是细腻、细致的,每一根枝干,每一片叶面,每一块岩石,都表现为笔法讲究到位,极是规范。但是如果通篇审视整部作品,又会见画面活泼,富有动感,表现出强烈的张力。再如画面中的动物,《独占高处不尽啼》、《待侣自颙颙》中的小鸟,《争食》中的小鸡等,既描写的纤毫毕露,又刻画的呼之欲出,一刹那间的动态定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由此可以看到,作者用笔规矩是对物象形式的客观摹写,奔放的气势进发则是物象生态的生命特征表现,是规矩用笔范式中的内涵性情,形敛而神放。他很好地处理了两者的辩证关系——没有规矩就不会使描写对象具有实在性,没有奔放也就不会显示被描写对象的神韵,因而使作品拥有丰富的表现力。他的作品做到了势的奔放。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