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要闻

皇家宫廷收藏成卖点 《石渠宝笈》引众议

吕子/文
2009年10月22日 09:42:4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石渠宝笈》着录的绝大部分作品被收藏在大陆和台湾两岸的博物馆以及一些外国博物馆中。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标称《石渠宝笈》着录的作品,其来源可能是当时以各种各样的名目被清帝赏赐出宫的或是当年清朝末代皇帝逃亡时被“折腾”掉的部分。

    因为没有图片,就可能被“有心人”编故事、钻空子,使得从清末到民国,再到当今,无数人按《石渠宝笈》里的记述伪造它着录过的书画。如民国初年,北京地安门一带就出现了一批专以制售宫廷假画为生的作坊,人们称这种假画叫“后门造”。当年这些假画就哄骗过外国人、军阀和官僚,今天,还是这点东西,或许又“增加”了许多,就有可能在市场上哄骗有此嗜好的收藏者或不明就里的投资人。由于利益驱动,现在有的造假者的书画制造水平已经远高于某些“鉴定家”的鉴赏水平。所以,现在被标称《石渠宝笈》着录的作品就是“一趟浑水”,在“浑水”中能摸到“真活鱼”谈何容易?

    几年前在圈内曾发生一件真实的故事:某君花数十万元人民币购得一幅《石渠宝笈》着录的作品,以为捡漏,甚是高兴。不久被人发现疑点,却是一件典型的“后门造”。他不仅找到了制造这件仿品的后代,又发现了大量的《石渠宝笈》着录的赝品。然后,这件东西再送拍卖行拍卖,竟然还拍得180万元,接手的买家是一位女老板。不知道现在这位新主人对这件东西有没有“新发现”?

    所以,宫廷收藏过也好,《石渠宝笈》着录过也罢,它们仅仅是一个记录,并不能保证被记录的作品一定是精品或真迹,更不能代替文物的鉴定和研究工作。同样,近年出版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也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可避免地编进了一些有问题的伪品仿品。因此,如果收藏者只是以平常心把它作为参考资料还行,要是真把它当做“宝典”盲目崇拜,那就非常危险了。

    “皇家宫廷收藏”不过是市场运作的商业概念

    同样被《石渠宝笈》着录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前段时间又被拍卖了一次,如果确实是真迹,是一件顶级国宝,卖6000多万元我认为一点都不贵。但回过头来一想,真正的国宝哪会在拍卖市场上反复出现?

    今天《石渠宝笈》着录的作品卖得好,明天就有更多的标称《石渠宝笈》着录的作品流向市场,似乎经过皇家收藏的就是真迹精品。但是,事实证明不是每张都是优秀的作品,也不是每张都是确真无疑的真品,特别是市场上流通的部分,更是鱼目混杂。所以,“皇家宫廷收藏”的标签只是近年来艺术市场运作的一个商业概念,它本身并不代表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和真假。

    今天的收藏圈,无非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自身具备一定的学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在市场中懂得独立思考,相对比较理智;另一种人则缺乏必须的知识储备,对艺术品的选择更多的是依赖外部信息。保真是收藏的基础,精品体现收藏的格调,而当前艺术鉴赏的严重缺位和作伪猖獗,造成了某些人对着录从宠信走向迷信。如果收藏者或投资者过分地、非理性地夸大着录的作用并奉若神明,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责任编辑:吕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