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要闻

吴为山:以国家主题创作展览和收藏 促进美术事业繁荣

2020年11月11日 15:09:35  来源:中国美术馆

 本文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2020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视频为吴为山会议期间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作品是立身之本!
 
习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回答好“为什么创作”“创作什么”“怎么创作”这三个问题。
 
为什么创作?
为时代、为人民。
 
创作什么?
创作在民族伟大历程中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怎么创作?
就是要实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广泛吸收一切文艺创新的成果,融入个性化表现,形成与时代、主题相契合的表现形式。
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艺术司联合五个创作单位,实现了出精品、出人才的“双丰收”。近180位中青年参与创作,共完成作品134件。其中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选题79个,创作作品97件,参加全国各类重要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一个时代要为历史留下精品力作,要通过作品让后人来识读思想史、文化史、审美史以及创新史,要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在组织创作与教学中,让学员们进一步认识到,继承传统,不是沿袭旧时模式;吸收外来,不是赶潮流、赶时髦,不是跟着西方流行的当代艺术走。主题性创作注重宏大叙事和情节性描述,是历史与艺术的深度融合。而不是应景之作、口号之作、概念之作。
 
充分尊重学员的艺术个性。不能把主题性与艺术性相对立;不能把主题性创作普遍方式和艺术家个性风格相对立;不能把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艺术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相对立。
 
像由心生,在表现人物时,要引领学员在朴实平凡的形象中挖掘深蕴于人物精神深处的崇高,克服表情的简单化,形象的脸谱化。要从脸上的道道皱纹看到伟大的自然和光荣的劳动对人的塑造,看到文化对人的滋养。在表现事物时,要引领学员在纷繁的历史现象中,提炼本质规律、独特构思、创新创造。
 
严把导向关、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武装一代中青年艺术家。严把质量关,多次组织集体草图评审、验收,调动专家累计百余人次。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深刻理解生活,才能获取丰富的创作素材;只有放下“架子”,以平常心、真心与群众交心,作品才能打动人心。不能坐在画室靠看照片创作,要通过写生收集素材,从真实的角色和形象中,提炼、升华而转化为艺术形象。专题班多次赴四川、西藏、内蒙古等地开展“深扎”活动。《草原普法》《乌兰牧骑》《乡村医生》等作品就是在“深扎”途中磨砺而出的。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在一件作品上多花一个月时间,历史上能多留一百年,多花一年时间,历史上能多留一千年。相应的,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笔落在纸上不好,遭骂一百年,刻在石头上不好,遭骂五百年,铸在青铜里不好,则遭骂二千年。
 
组织创作是一方面,作为美术馆要发现在国家立项之外的优秀作品。近日,中国美术馆为王克举先生历时四年,沿黄河写生的160米长、2米高的巨幅油画长卷举办展览,他自己立项,自筹资金。事实证明,艺术机构要立项目,但艺术家不能等项目,作为艺术管理者更不能依赖项目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所收藏是荣耀,这在许多艺术家心中已成共识。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收藏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极大地调动了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通过策划主题性展,激发创作,甚至引起全国范围内的美术热潮,如举办的“全国写生展”“民族大团结展”,均获得全国美术院校积极响应。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将课程调整,让师生赴少数民族地区写生、创作。
 
作为国家美术殿堂,创立品牌、引领风尚,使艺术家自觉树立为人民的艺术观。中国美术馆“为新时代人物塑像”的公共教育品牌,全国数十名雕塑家报名参加,为数十位英雄劳模塑像。
 
在防疫抗疫的关键时刻,中国美术馆迅速组织,以“为抗疫而塑”为主题创作了数十件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并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云”展览,数百万人观看。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以美扶智”大型展反映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脱贫致富取得的新成果,馆藏作品和邀约作品同展,催生了不少优秀作品诞生。
 
创作是需要理论支撑的,中国美术馆召开首届“新时代之声——全国美术理论研讨会”,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成果。并建立全国美术馆界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配合主题创作,开展理论研究。
 
今天,创作盛会在天府之国召开,我也很荣幸这片大地上矗立着我为邓小平纪念馆创作的邓小平像、南充的张澜像、乐山的苏母像,以及汶川地震后我捐献给绵阳的大型石雕《捧着一颗心来》,近年又创作了杜甫草堂的的大型组雕群。感恩时代喜雨为艺术工作者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我们有信心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未来。
 

(责任编辑:林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