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行走延安的诗性光芒——读王竞成《延安颂》有感

2021年04月21日 10:29:09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一碗灯光的粒粒香

                  延河的水煮熟的山岭

                 来了去了的雪

                春天的映山红

               南泥湾的土

              一棵棵长高的青苗

             延安灯火的根

这是诗人王竞成书写《延安小米粥》的诗句。小米粥的常态化在诗人的笔下浓稠如墨,它演化成“灯光”“山岭”“雪”“红”“土”,最后落笔在“延安灯火的根”上。任何有阅读准备的读者都会被感染,都会被那种诗意的弥漫和通透,所动心,所折服。显然,诗人大跨度地扫描、极尽诗意地表达,以及小心谨慎的用语,都揉进一个巨大的情感波澜里。

勿庸置疑,延安做为中国革命的灯塔、摇篮、圣地,已牢固地耸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它的现代精神之魂魄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延安走进诗歌,被书写、被传唱,已成全了无数诗人的才情和地位。当今天的延安走进王竞成笔下的时候,让我们有了预期的感动和超越的想象。

就在此时,在我的眼前浮现这样的画面,残雪将尽,春风料峭。疫情稍稳的大地上走着一位诗人,他甩掉生活的羁绊和酸苦,情急如火,奔向一片诗意浓稠的土地,寻找一场诗与情的碰撞,让如沸海激浪的心跳找到一个喷发的出口。

王竞成去延安的时候,正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前夕。早春二月的春风在陜北高原依然凛烈,山峁野路余雪参差,田野树木枯黄灰暗。但他的心境是朗阔的。当他踏进这里的山水、这里的窰洞、这里的沧桑历史时,他由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诗人的角色,一下子跳进历史的洪流里,亲吻与抚摸,是他的常态行为。也就是说,他完全摆脱了俗人的气息,而是以诗人的身份面对圣地唱响了一曲《延安颂》。这十七首颂歌,一气呵成,又高屋建瓴,大开大合;又具史诗的气脉,又有现代审美的升华。历史与现实,诗意与政论,在这里都有了恰当、准确、形象的表达。从而,谛造了一个诗人的高峻形象。

延安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凡是来过这里的人,心中都有一首诗。当王竞成浏览它时,心中的波澜竟是如此的灵异与美好。延河的雪,不是素常的雪,它是“华夏一尾尾游走的魚”,谷溪山川是“龙鳞的一条条湾的脊粱”;宝塔山是“一首诗抱紧历史的层层书卷”,“毛体的书法红色的核,一代代传承”,“一条河的宽广,天下,中国的崛起的起点”。通过雪的内联外展,让我们窥见到了另一片光明的天地。 而枣园的灯光,诗人赋予了大胆的想象:“一滴滴墨汁失眠的夜,写在南泥湾延河的宣纸上”。枣园的灯盏,“照亮历史的一笔笔神韵的天问,红辣椒的韶山冲的少年,印章在天安门城楼上一声雷鸣”。就是这样,于诗语的张力起落,点化出深邃与宽广的内涵,诗人倾注了情感的浓稠和诗意的奔突,引领我们抵达事物的深处,又升华到理想的彼岸,是诗歌的本质所在。

当我们读这些诗句的时候,已是身处一个所崭新的时代。也就是说,延安已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史征路,当我们回首时,历史的风云已化做时间的晶体,自然,延安的道路、延安的精神、延安的魂魄,已然定格于历史的天空,遂之成为我们仰望的图腾。远的拉近,高的放低,才能显现历史的高度。而抽象的具体化,碎片的整体化,尤显诗人的才情。山是旧时的山,水是旧时的水,而人心在演化,时代在嬗变,眼前的景象也就焕然一新了。这不是诗人的故意,而是历史的必然。

这中间有一个隔膜,诗人就是历史与现在的接种者,用诗的意象和语言,为消除“隔膜”打开一条通道,让历史还原历史的同时,又让我们珍惜当下,守住历史的那一缕旭日的光芒。

然而,诗人走在延安的黄土高坡上,他不是看客的悠闲,倒是主人的心动和火一样的情怀。脚下是马蹄、子弹的留痕,眼里是披锦戴绣的山河。诗人“我来我去”,一步一眸都在点燃,都在爆炸。“心事一粒粒地细”,去体察南泥湾的脉,去抚摸宝塔山的雪,又去心领神会地感悟杨家岭的夜,“失眠的一片白”。在层层递进的跳跃与点化中,我们有了顿悟与敬仰,诗歌的强大内涵和力量,让我们生根,从而有了立足之地。延安的存在,让我们骄傲而光荣。

由王竞成的眼下写作,我联想到美国诗人斯蒂芬.顿说过的一段话,他说:“好诗在奇异与熟悉之间保持一种精妙的平衡,诗人必须把熟悉的创造成足够陌生的,让读者重新看或重新感受。”他又说:“好的诗点亮主题,让我们能如诗人希望的那样,但我们看到的方式和诗人设想的不一样。点亮的过程是两个层面的:诗人的心灵光芒,如同矿工头上戴的那束灯光;另一束则是从页面上的词语中散发出来的,词语之间互相联系,光芒闪烁,这个光芒是诗人创造的,却是诗人控制不了的。”两相对照,王竞成似乎就在其中。

总之,王竞成《延安颂》组诗的诞生,可以说是他写作中地标式的产物,除开他以往的神性写作之外,又一次在重大题材上的开拓与建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的经验再一次提醒我们,一个人只有远离了世俗的喧嚣,摆脱了私密的个人情感纠缠,站上时代的高位,才能写出干净的诗歌,也才能不负使命与担当。

                                                                                                                                                                                         

                                                                                                                                                                                                                              2021年4月20日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