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面对假期“宅童” 我们该做点什么

2011年09月01日 11:32: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调查显示,六成以上中小学生假期生活一半时间在家中度过。家长工作忙碌,学校“暂停营业”,使不少中小学生成了“宅童”,而网络则是“宅童”们的最爱。如何培育“假期文化”,为孩子们全面成长提供土壤?又该有怎样的现实对接,解决假期中孩子和家长的双重困境?

“宅童”折射公共服务软肋

周人杰

假期,本是孩子们愉悦身心、休养调整的“佳期”,但现在却变成宅于户内、耗在网上的“家期”。孩子成“宅童”,不仅来自网络的诱惑,更源于现实的困境。家长需要工作,难以在暑假期间长期陪伴孩子;城市的“陌生人社会”,让家长更难免安全等方面的顾虑。

“宅童”的产生,折射出服务于孩子们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缺失。一方面,居住小区鳞次栉比、硬件一流,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却尚未健全,现代社区服务体系仍有待形成。另一方面,青少年宫和活动中心等却被出租、挤占、挪用,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淡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面临着组织能力与资源基础的双重缺乏。“外出只有补习班、居家只有互联网”的现实,成了家长们的“两难选择”,孤独的“宅童”们由此而生。

可以说,不是孩子们自己愿意成为“宅童”,而是我们让他们选择了孤独。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宅童”的出现,也对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让“宅童”走出家门,应该加强新型社区建设,让房前屋后成为安全嬉戏的所在;应该改善公共设施,让青少年宫、活动中心、儿童公园真正回归公益;应该推动社会组织发展,让成熟的志愿者队伍为孩子们解忧,让有序的夏令营活动为假期添彩。

面对“宅童”之“宅”,社会管理者应积极面对、有所作为。其实,需要社会管理者填写的答卷,又何止于此?竞争性的市场不尽完美,全能型的政府也并非无所不能。如何创新方法和手段,对接社会需求?如何突出公共机构公益性,补足市场空白?如何发展社会团体,以社会之力服务社会?都是小“宅童”背后的大课题。

“闭门上学”导致“闭门上网”

李 拯

本应充满朝气、锐气,本应对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充满向往,却远离外面的世界、躲进家门成一统。孩子“宅”在家中,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都让人看到他们成长中文化环境和教育导向的问题。

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我”是一个关键词。家庭的溺爱、交流的缺失,使他们不大关心外部世界、不了解社会环境,而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实际上,青少年时期适度的自我中心,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完全可以顺利转化为追求自我更新和成功未来的良好动力。然而,过度的自我中心,则容易与外界产生隔阂,让成长中缺少了“社会性”、“公共性”这重要一课。

同时,平面化的居住环境被高楼大厦取代,人们的生活被分割在不同的单元。而网络异军突起,将“我和你”以虚拟的方式联结起来。现实的逼仄与虚拟的广阔,现实的分割和虚拟的联通,现实的单调与虚拟的丰富,青少年显然更愿意选择后者。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调查显示,68%的学生在暑假期间通过QQ、微博、网站等方式进行社交活动,平均每日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

另一方面,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无法让孩子体验公共生活的乐趣,缺少让孩子产生公共精神的土壤。在校期间,孩子们在上课、作业、考试的轮回中度过;暑假“学校停业”,各种奥赛培训、暑假小学期等又来填空。公共生活仅是课堂生活,公共精神自然难以成长。可以说,有了“闭门上学”,才有“闭门上网”。

“宅童”之“宅”,是教育导向之“宅”、文化环境之“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更加关注青少年素质的综合培养、身心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走出户外、走进社会,在更大的空间中完成自我的成长。
 

(责任编辑:林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