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施大畏: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画

2009年11月17日 09:30:4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绘画艺术应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情感寄托的需要

施大畏说,我看西方的油画史,发现不少艺术家最初是为了留下大人物们的肖像而拿起画笔,就是画国王、贵族和贵夫人们。当然,后来也画很多的历史故事、宗教故事。而中国的绘画起点比较高。西方艺术家开始倾向于纪实,我们很早就写意。纪实当然需要,但是,完全纪实,容易被技术手段代替的。殊途同归,绘画艺术发展到今,人们都在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当人们已不满足于模仿眼睛的“真实”的照相式重复,需要在这个网络时代充分宣泄自己的情感,感受这个时代对他的影响,从单纯地讲清一个故事,发展到在故事中还要袒露自己的心胸和情感,同时观者也已不满足在一个艺术作品中,仅仅是看到自己熟悉的历史故事。他们更需要共鸣、互动——这是当代人生存的需要。绘画艺术,主要不是社会功利的需要,而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情感寄托的需要。绘画是某一个时代生活、精神的深刻印象,是那个时代的人生存的需要之一。

对古人全部丢掉,肯定荒唐,对古人全盘接受,也不行。对外面的东西,样样崇拜,绝对是上当

施大畏认为,中国绘画发展到今天,应该科学地研究一下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艺术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从中梳理出真正的艺术规律。中国古人为什么不像西方那样,更多地引入科学的内涵。比方说透视,他们用了,我们为什么长期不用。是不懂还是不想用?其中的一个原因,大概与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有关。中国有“中庸”之说,用到绘画上,可以理解为在似与不似之间。你说它是落后吗?未必,因为写意常常就需要这样的思维。太相象了,意就出不来。对于古人的思维,我们无法用先进、落后这些标准衡量,这是历史的自然进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是黑格尔的历史思想。肯定既有坚持,也与扬弃。我强调的是放在进程中去看。比方说,中国人的绘画技术性很强,很多技法现在依然适用。不过,把技法强调过头,并不科学。古人美学的精髓、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不简单地是那些类似标本式的技术样式,那主要是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道,那就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基本态度,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智慧,那才是有远见的艺术家首先要把握的。当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示在封闭很久的中国人面前,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理解,从昔日的好奇走到理性的思考,这是一个必然、一个进步。

(责任编辑:桃子)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