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新时期中国雕塑:从学习西方到多元创造

2009年10月30日 09:43:1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田世信、曾成钢、陈云岗、吴为山、蔡志松等人,他们从民族的精神和艺术形式中吸取雕塑创造的资源,面向当代进行创造,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2000年以后,一种新的雕塑模式崭露头角,一批在校或刚刚毕业的青年雕塑家开始创作一种来自虚拟的网络世界,与图像、影像、动漫和游戏有着密切关联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再强调雕塑的身份和门类的特殊性,而是和当代的图像世界融合在一起,改变了雕塑的基本特征:将雕塑趣味卡通化、将立体造型平面化、将凝固特征动画化……虚拟雕塑形象开始大量出现,很多人物是拼接、挪用、并置的,甚至是“关公战秦琼”似的恶搞。实际上,人的形象在雕塑中只是一种图像资源,古与今、中国与外国、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都可以在这里消弭……

雕塑在视觉上变得色彩斑斓。图像时代也就是吸引眼球的时代,色彩在这个时期的雕塑中变得十分重要。艳丽、光洁的外表和绚烂的色彩,成为这个时期雕塑的视觉特征之一。

这一种雕塑模式的出现,反映出年轻一代的视觉资源大量来自电视、电脑荧屏和广告。因此,这一时期雕塑中受卡通和动漫影响的痕迹非常严重,人物的比例、色彩、调侃谐谑的趣味,无不让人清楚地看到视觉时代主流媒介对雕塑的影响。

这批雕塑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陈文令的《幸福生活》、陈长伟的《十二生肖》、韩潞的《向左走,向右走》、张戈的《蹦蹦跳》、尹智欣的《舞蹈》、唐勇的《我与我的对话》、王冕的《西游新记》、刘佳的《人间戏剧系列》、罗振鸿的《人物系列》等。

总之,30年后,雕塑艺术变得开放、包容、多元、丰富,尽管还在发展中,但是它们所体现的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当代中国的写照。

(责任编辑:桃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