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闲置剧场:“冬眠”待何时

吕子/文
2009年10月20日 14:13:0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需要勇于开拓的管理者

其实,闲置剧场面临的问题,那些在演出市场取得成功的剧场同样遇到过。所不同的,是后者通常拥有一个充满文化理想、敢于开拓进取的领导者以及团队。国家话剧院旗下的东方先锋剧场运营前两年始终赔钱,也一度遭到质疑:“守着东方广场这么好的地段,把整整一层楼拿来做剧场太可惜了。”经理傅维伯则认为:“将这个地方当作歌舞厅肯定更赚钱。但我们得明白,让剧场履行它的功能,是不能放弃的责任。”为了培育市场和人才,东方先锋剧场坚持每年腾出相当一部分档期,以低场租或免场租的形式扶持一些青年导演的作品,如今在市场、业界名利双收。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也满腔抱负,勇于在市场上打拼。他把文化馆房前屋后所有能够利用的空间都改造成了剧场,而且通过为大师提供创作工作室、参与剧目出品、与演出公司签订长期租用协议等方式迅速成长起来。去年,在文化馆9剧场上演的小剧场话剧,占到全市小剧场话剧演出场次的三分之一。

掌握市场主动权离不开特色

北京相当一部分闲置剧场,是800座以下,甚至500座以下的中小型剧场,舞台的高度和进深有局限。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演出市场产品丰富,对剧场有不同品位、不同档次的需求。恰恰是这些看似先天不足的剧场,只要改造得更具特色,就能有所作为。8月15日,位于东城区方家胡同46号院的跨界艺术区落成。院子里两个分别为500座和200座的小剧场,是利用原有的企业小礼堂和锅炉房改造的。经营者张长城将整个院子打造得颇具艺术氛围,尽管院里不能停车,硬件比不上其他剧场,但很多业内人士发觉,在众多千篇一律的剧场中,这里氛围独特,很符合当今观众的欣赏口味。另一个例子是崇文区阳平会馆戏楼,是只能容纳300多个座位的小剧场,舞台之小,使很多表演受到限制。但今年4月,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北京旗舰店在此扎根,靠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带“火”了剧场。北京演出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地区符合舞台技术要求较高的节目演出的剧场不过10家左右,他们认为那些基础条件较好,座位数在800人以上的中型剧场,如果改造时能在舞台技术方面更具超前性,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走“场制合一”,谋“长治久安”

作为演出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剧场正迎来历史性的转折期,只是一些管理者浑然不觉。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认为,演出业的发展趋势将以剧场为核心。剧场利用自身资源参与演出市场,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应该生产剧目,由剧目催生剧目制的剧团,将艺术家的聘用变为项目签约制。可以说,守着剧场就等于守着金饭碗,哪还会闲置呢?如今有些剧场已经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国家大剧院开业一年即自产自销,相继出品了歌剧《图兰朵》、歌剧《艺术家生涯》、京剧《赤壁》、话剧《简·爱》等剧目,而且势头有增不减。即使一些小型剧场,如位于方家胡同46号的红宝石剧场,开业伊始便决定实行“场制合一”,不靠场租过日子。他们规划未来剧场上演的剧目,将由独立出品、合作出品、引进项目三分天下。靠“场制合一”建立起剧场的造血机制,从而走出一条生存之路,这,正日渐成为业界众多人士的共识。RJ188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