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美术人物——画家吴明儿

2021年02月02日 21:17:19  来源:美讯网

qqq1.jpg

 

吴明儿,浙江淳安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员,武警美术书法研究院研究员,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

文/吴明儿

文字有时候在画面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我只能借画说话。

中国画讲哲学思维,用辨证法处理画面;一幅画的优劣首先是虚实关系的处理,虚实关系处理好了,画面自然生机盎然。虚实关系在画中就是空间切割和笔墨造型抒写时的浓淡轻重处理。要创作一幅虚实相宜的好画,务必处理好黑与白,浓与淡,疏与密,远与近,大与小,长与短,高与低,枯与湿,齐与缺等等关系。无论画什么主题和用什么形式都离不开这些矛盾制造与调和;辨证地处理这些矛盾自然会产生一幅好作品。所以说,画中国画的过程就是不断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齐白石:“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石涛:“一画论”

谢赫:“气韵生动”等等都体现中国画的审美特性。

中国画其实不受材料限制,而是看能否呈现中国味的写意精神来判别是不是一幅好的中国画。不受工具材料限制将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壮阔的创新发展前景;那么任何外来艺术的形式理念以及画材都将被我所用,并能保持中国画独特的内质和面貌。

前辈们并没有死守材料,他们在墙上作画,在木板上作画,在布上作画;用刀画画,用指头画画,用油漆画画……你能说这些不是中国画吗?

潘天寿指墨画,水墨淋漓,线形变化无穷,或铮铮铁骨或绵绵游丝;或枯柴枝枝或屋漏斑斑,画面气象万千,韵味十足。

小时候经常看到民间艺人在灶台上画画,不用颜色只用黑墨简单勾勒,花卉、禽兽,灶神、财神栩栩如生。

其实这些形象如按西方写实标准评判,造型处处是问题。但是,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呢?每当艺人在灶台、衣厨等器皿上完成作品时,主人总是满意的竖起拇指夸奖:画的真好!真像!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而这个“像”是中国人喜欢的意象之像,更是融入中国人血脉中的中国写意审美!

 

人生需要真、善、美,艺术能为我们打开这扇门。参与艺术创作和活动迫使我们了解自然、社会及人本身。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中国画的水墨世界让我浸淫其中,宗教的神圣也不过如此!

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与西画有什么不同?

不少人通常用工具材料(中国的笔墨纸砚)以及抒写方式上来鉴别。但我觉得这远远不能够说明中国画和西画的本质区分。

中国发现的远古岩画,早期的陶画,帛画,以及贯穿整个中国历史长河诸多的壁画等等,都可以说是中国画,因为它们都有响当当的东方元素和地道的中国味!这个味是区别东西方艺术审美的根本。中国许多油画家从小学习素描、色彩油画和西方美学理论,但画出来的油画很中国味,如不计较材料区分,可以说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画(冷军的油画竹子;黄少鹏的综会材料《艺圃.松与石》就是如此);反之,一些用宣纸、毛笔、墨汁画出来的画没有半点“中国味”因为整幅画没有中国的写意精神(中国工笔画也讲写意,抽象简约的造型,凝炼精彩的线条,虚化或强化的色彩)。因此,区别中国画最主要的核心或称“本质”的东西不是看用什么工具材料,而是看画中的“中国味”。

这个味,大凡中国人都能感觉的到,却很难说明白,有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意。

我试着用文字表述:中国画是画家对客观世界之主观表达,追求通过现实事物完成自我理解后的自由抒写,在表现技法上充分体现笔迹墨韵的写意精神,力求做到“天人合一”。

 

 

 

 

 

 

 

 

 

 

 

 

 

 

(责任编辑:林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