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未来之星 > 资讯

艺术品保存与修复 专业教育有待完善

2013年08月09日 10:32:30  来源:颂雅风艺术月刊

如果把保存修复学科与医疗类比,把他们说成医学检查、病例、手术和保健则更容易让人们理解保存修复内容的意义与作用。

在我国,人们常常只是片面地把这样一个需要复杂的综合知识的学科理解为一种看似简单的修复工艺。我国的传统绘画的保存修复工艺自古传承至今,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精湛的技艺;西画传入中国后发展很快,然而其保存修复学科事实上并未随西画一同进入中国,艺术家们拿着西方人发明的画笔、画布和颜料进行激情澎湃的创作,但却鲜有职业化的个人和团体为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西式绘画的流传提供保障。如今,整个社会对艺术品的保护意识迅速增强,对专业教育、国家政策、专业机构、专业人才和专业市场等方面都有迫切需求,就像一个待哺的新生命一样,等待着吸收各种营养来促进它的成长。对一件艺术品来说,保存和修复是分不开的,修复是涵盖在“保存”这个大概念下的一类工作。再以医学作比喻,人的健康不仅靠在发病时的治疗,更多的是靠日常的养生保健,谁都希望自己最好不生病,一旦生病了,最好有法可医,好的治疗需要将副作用降到最低,需要全面的检查并了解身体特质和以往病例,需要进行多方会诊全盘考虑治疗的实施,需要经验丰富且技艺精湛的主治医生,治疗过程之后还要对病愈后的保养和恢复制定方案。病人做了全面的检查,被正确地治疗,再谨遵医嘱地进行愈后保健,这样,重新获得健康的概率就相当大。当面对一件艺术品,她的健康状况也并非只是肉眼直观可以了解清楚的,也需要做全面的检查以准确了解其每个层次的现状,需要参阅与其相关的所有先前案例和修复档案,需要涉及到的各专项的专家共同提出修复方案,同样需要经验丰富且技艺精湛的修复师实施修复方案,修复工作之后,也需要对这件作品日后的保护、储存和使用等制定指导方案。这样一对比,应该可以对“保存修复”专业获得一个大致清晰的概念,也可以看到,“修复”工作其实只是其中的一类工作,它并没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对于艺术珍品来说,保存修复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他们都是同等重要的。

预防性保护是“保存修复”科学化的产物,其工作目的是减少损失、延缓衰败,从而避免侵入性操作(修复操作)的需要。其一大特点便是通过控制艺术品的存在环境和流动环境这种非侵入的方式,防止或最大程度地减缓艺术品的自然老化与人为损坏。在现当代,预防性保护是保存修复学科内最被重视的一个方面,不仅是因为这种防微杜渐式的保护效果很好且成本更低,也是因为“非侵入”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持艺术品诞生之初的原貌,这种原貌的价值在于艺术品审美上的独特气息。对审美的判断,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很难被科学地量化,也很难有唯一的评判标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艺术品的审美气息是很难被完美修复的,“修复”作为“侵入”行为必然会对艺术品造成一些改变。预防性保护已经成为国际保存修复行业的发展趋向,减少“侵入”的发生便是预防性保护的作用,没有“侵入”行为的干预便是保持艺术品本来面貌的最有效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修复”这种侵入行为必然会对修复对象造成“改变”这一矛盾。

在这一学科发展成熟的国家,其行业制度已经发展得很完善。有公认的职业守则与技术标准来约束专业行为;有专业的协会与委员会监督、组织交流并调控整个学科的发展;有完备而合理的科研系统与共享平台。纵观西方整体的专业理念,有些特点很值得借鉴。例如:以人为本,对艺术品的保护方案不违背对从业人员的保护;重视教育,从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到宣传大众理念都发展成熟,使这一行业在整个社会中得到更好的理解,从而使学科的发展获得更好的社会环境;重视科技支持和专业工作环境的完善;人才储备充足,专业划分明确,专项研究范围细致专精。

当然,在我国这一专业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要借鉴先进的经验,也要认真了解自身的特点。目前并不是每一个绘画种类的保护都发展得很好。中国画和油画作为两种最常见的绘画类别,作品量庞大,使用流通频率也很高,使得这些作品频繁出现问题。

在国内,中国画的保存与修复发展得比较完善,油画作品的保存修复也随着油画的发展渐渐成长起来。中西方的绘画和保存修复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发展,因使用的材料、工具、媒介、技法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各画种的特点。绘画作品在形式上分类明确,但从宏观上并从保存修复的角度出发都包含支持体、基础层、颜料层、腐化层和浮尘层。保存修复工作需要对作品的内涵、技法、材料应用以及外界干预进行综合研究,内涵研究包括对创作背景、创作艺术家等作品本体之外的相关信息进行研究,技法与材料应用、外界干预则需要对每个层次单独进行研究分析,再将结果合理结合以达到最小干预,可逆、可识别操作和不影响最初面貌与艺术表达的理念下最科学的处理方案。

现今,我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对美术作品的保护在诸多条件的制约下大多是选择藏品工作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重点进行展开,而藏品的保护在国际上已有完整的保护修复体系,这将决定着藏品的整个生存状态。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应该被视为行业行事的前提加以实质性重视,藏品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是影响子孙后代美育修养的标准,藏品工作者的道德与修养是指导工作行为的依托,藏品工作者服务的对象永远是作品本身而非任何个人意愿。保护修复道德标准与操作指南的研究制定必须由国家组织实施才具有权威性,才能让行业形态具有凝聚力,才能创造健康规范的行业市场。同样,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专业设施的配置也需要国家投入更多的关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才能提高整个行业的素养。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