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季旻孜:脚踏实地,澄心问道

2014年11月21日 09:21:0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脚踏实地,澄心问道”,这八个字是我一张画的题目,也是我目前绘画的态度,我想通过这幅画表达我最近一阶段的创作感受。这幅画取材于斯里兰卡的丹布拉石窟寺。

这一切都有感于在斯里兰卡兜的那大半圈。等我再回味的时候,总觉得那场旅行如梦一样纯净的不那么真实,在那个梦里,有孩子们微红着脸庞露出洁白的牙“呵呵”地与我们交流;在那个梦里,有夕阳下泛着金光的茶园围绕我们身边;在那个梦里,有泛着美丽的光泽的蓝宝石在光照和特定的角度下闪闪动人;在那个梦里,有印度洋惊涛拍岸的巨浪和被海风吹弯了“腰”的巨大椰子树;在那个梦里,有2004 年海啸灭顶之灾但人民如此信仰虔诚和勤劳善良。斯里兰卡在我心里是一个“深刻”的国家。那不真实的纯净不就是我苦苦追寻并追求的“伊甸园”吗?那石窟寺像一枚微开的蚌壳,想朝拜游览必须从山脚下的金色大佛处出发,历经半小时左右的山路,走进白墙红顶的山门,豁然开朗。当见到石窟寺,一步踏进去又是另一重天地。窟外阳光刺眼,酷热暴晒,两千年来斯里兰卡人都是赤脚进入,于是我们也与当地人一样脱鞋,以示尊敬。我的脚底板在露天的大石块上烫的有些难耐,但是当地的僧人不管年龄大小,从山脚下开始就已经脱了鞋子,赤脚朝拜。

转念间发现这种行为不就是在“脚踏实地”追求圣道吗?我们的学习过程、创作过程不也是应该历经这样一个“难耐”的过程吗?于是进入其中,发现此地五个单独洞穴组成的复杂建筑,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壁画。据了解,从公元前1 世纪末开始,佛教徒和僧侣们就开始修建这座石窟寺,每一座岩洞内都绘有表现佛祖释迦牟尼生活的壁画和表现释迦牟尼不同姿势的镀金佛像。洞有一点点人工照明,洞壁洞顶上的彩绘刚刚能看清。花草林木,亭台宫院,山川人物,宗教传说。彩绘的颜料历经千年依然鲜艳夺目。佛像在此伫立坐卧,灿烂华美,犹如新刻。我去过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相较,虽然规模要大的多,但是均有破坏,保存的都不如此地完整。是啊,难耐过后是阴凉,阴凉过后是华美夺目,这问道、求道、得道的必经过程在我登上石窟寺后变得显而易见。

我是比较喜欢“澄”字的,这个字的意思是,为水静而清或是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使污浊变清静,使肮脏变清明。那我登上石窟寺追寻的就是“澄心”,我也更希望通过画面的“意”来“澄心”。在面对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表现对象而写生时,那种鲜活的感受,那种妙不可言的物我会心时所产生的心灵冲动,那种行万里路之后所获得的对大千世界的感悟都蕴含其中。老子强调“致虚极,守静笃”的哲学境界,《庄子》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万物之本。”静和淡是相连的,于是我的画面用宁静的墨色、赭石这没有众彩的热闹来刺激、眩人眼目,然后就显得恬淡。所以,把多彩的绚烂之极归为单一的恬淡,再加上虚静和朴素,也等于成就一次我 “澄心”的过程。

我向来对自然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山高水远、山静水动,蕴含着天地宇宙无限的奥妙,久而久之形成了些山水观念。山水不仅仅是宇宙世界中的自然景观,重要的是宇宙自然与人精神灵魂的和谐统一体。于是我借助所见物象描绘内心精神世界,我的画不是纯粹的外在山水,而是心灵外化的山水。在这幅画中,我借助怪石、山路、古树、间道、寺庙、僧人表达心灵中的景,即山水画的“象”,乃是我的心象。

我绘出峰岫峣嶷、悬崖峭壁、云林森眇之境,其实这境比真实之景还全面。神之所畅,吾“脱鞋”追求之。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