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名家的“招牌菜”

舒士俊/文
2014年11月10日 10:57:2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之前我给林风眠、李可染、程十发等名家精品作点评,屡屡提及名家的“招牌菜”。名家为什么会给人印象深刻难忘?就因为他们各自有千锤百炼打磨出来的“招牌菜”。不是吗?凡提到林风眠,我们立刻就会想起他的秋鹜和红叶小鸟等名作;提到李可染,就会想起他的漓江和牧牛图等精品;提到陆俨少,就会想起他的陆家云水和梅花;此外,还有像程十发的少女和梅花鹿,黄胄的毛驴等等。就像一家餐馆如果没有招牌菜就不能吸引顾客,一位中国画名家如果没有铭心的“绝活”,也就不成其为名家。

一位名家的“招牌菜”,有可能是两三个,也有可能是一个或二三个“招牌菜系”。某位名家若长于某个题材、对象的表现,形成自己特有的形式风格,往往就会成为一组系列。这系列的形成,当然绝非一朝一夕之间。尤其是在开始阶段,往往要对单个表现题材对象反复的试验。最初的“招牌菜”,往往是在反复试验之中产生的。如李可染尤其赞赏老一辈中国画家对自己得意的构图一再反复为之,而他的《牧牛图》,正是因反复为之而渐入佳景,最后达到炉火纯青。这种“大天才用笨功”之法,当今有哪位中国画家还在用呢?在这个问号之后,其实还可以提一个问号:当今有自己诱人的“招牌菜”的中国画家,又有几位?

虽然,论个人的风格不少中国画家也算有,但一般化的风格并不等于“招牌菜”。有的画家虽也有自己的风格系列,但却仍没有突出的“招牌菜”。其中之缘由,是因为社会崇尚创新的潮流,迫使画家不愿或不屑于“重复”自己。其实高层次的“重复”自己又何羞?我曾见上世纪60年代李可染发表过一幅《漓江图》,至70年代他又一再重画,后来李可染那幅著名的“水晶宫”漓江构图,其实就是原先那幅的袭用,但其笔墨境界之高妙已是不可同日而语,而这又何羞之有?

严格来说,凡有个人风格的画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重复”自己,只不过有些画家是在不自觉地被动地“重复”自己,而个别有追求的画家则是自觉地主动地“重复”自己,力图通过“重复”来淬炼自己的艺术风格。凡对中国画水墨挥运真正有体验的画家都知道,其实要在高层次“重复”自己并不容易。一张精品佳作脱手而出,创作时很可能会有不少偶然因素巧合凑会而成。若是换了一个心境场合再要重复一遍,纵然是刻意勉力为之,也很难达到自如的境界,结果常常会是吃力不讨好。也正因如此,画中国水墨画,会时有如涉泥潭,一脚深一脚浅的感觉。这一脚踩下去,如正好踩到一个高点,那相对作者而言就是一张佳作不期然的诞生。而若一脚踩下去是个深坑,那无疑是幅劣作。若作者自律甚严,那就该把劣作撕了作废。我始终认为,画家的所谓“水平”,其实并非是一条水平线,而是有高有低、高低起伏的曲线。有不少画家在创作探索上总是被动地跟着感觉走,难于把持高点,其结果便是“水平”线往下发展的概率加大。涉泥潭如是接连踩了几个低坑,那跋涉者自己的信心和勇气也就大打折扣了。

如何在艺术跋涉中尽量避开“低坑”,力求把持高点?我以为确定和培育“招牌菜”是个途径。一个画家如笔下偶尔出现一张佳作,那就要引起注意。这种出现往往是偶然的,一般来说,纵然是画家本人也难于完全重复它。但在偶然性之中,肯定含有必然性。这就应该通过重复的修炼,反反复复的探索,来挖掘其中的必然性所在。画家的创作就好像打井,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佳作,就是在打井中发现底下出现了闪光的“油”(韵味),那就应该深挖下去,才有可能挖出更深处的“油”。如果挖井见了一点油就放弃了,再去改挖另一口井,那就有可能错过更深的闪光资源的开掘,那是很可惜的。前辈画家贺天健曾把画家不断地转移目标称为“游魂”,“游魂”便是魂不守舍,结果放弃了很多值得深入发掘的东西。所以古人的话很值得深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又说:“宁从一而深造,毋泛涉而两失。”而我尤欣赏清人黄子云的一段话:“眼不高,不能越众;气不充,不能作势;胆不大,不能驰骋;心不死,不能入木。”画家需要眼界高,功力足,有胆魄,这些都是必要条件;但还有一条要知所守。也只有这样,在艺术表现上才能够入木三分。

提倡名家的“招牌菜”,其实就是一种精品意识。一个中国画家若是没有“招牌菜”,又不愿苟且从事,那么,他每一次作画都不会省事省心。当然,打造“招牌菜”的过程也绝非省事省心,但一旦“招牌菜”打造成功,却肯定是省事省心的。因为“招牌菜”之所以美妙,它必然是调动了画家的下意识功能。有了下意识功能的微妙参与,作画便能妙入微际,妙不可言。画家通过有意识的打造“招牌菜”,可以把持自己创作的高点,使自己的“水平”曲线尽可能地保持高波段运行,以避免一脚高一脚低的不如意现象。作为一位名家,也难免总会碰上各种社会活动应酬。虽然名家对那些太功利的活动理应回绝,但如一概地回绝,也就回避了作为名家应尽的社会公益责任。有的名家作画极其认真,他不愿意以应酬之作来敷衍塞责这是对的,我们也不必一概苛责有的名家太吝啬。但如果名家已有自己打造好的“招牌菜”,那他把“招牌菜”端出来就不会太吃力。这样作画既不会太耗心力,也不会丢脸,何乐而不为?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要一味藐视重复修炼——重复的修炼乃是开启下意识的微妙之门!你看黄胄几乎大半辈子在画驴,他甚而被人戏称为“驴贩子”,而他自己则称画驴为笔墨“试验田”。正是通过反反复复的画驴,才使黄胄对中国画笔墨的微妙处有所锲入。再看齐白石,他从四五十岁画虾一直画到九十岁,越到晚年越是炉火纯青。如果不是最大限度调动了下意识功能的微妙,从人的生理规律而言,一旦步入晚年高龄,人的大脑思维功能必然会大大减退,这时画家如单靠大脑,又如何可能越画到晚年越美妙?因此,一概地藐视重复修炼,总是不断求创新的画家宜慎之:如果你只凭大脑思维不断翻新,挖空心思来搞创作,日后步入老年大脑衰退了怎么办?没有下意识微妙参与的作品,要真正打动人毕竟是很难的。

名家的“招牌菜”,正因为通过日月精深的打磨锤炼,因而才孕含着精华的闪光。当世的名家,如只是偶尔一二件精品昙花一现,在画史的星空中仍会烟消云散地湮灭。如若把偶尔的精品打磨成系列的“招牌菜”,则有可能在画史上留香久远。因此,品评一个中国画家是否有过硬的“招牌菜”,亦当是衡量一个中国画家能否成大器的标准。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