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功劳苦劳疲劳

2014年10月17日 10:12:3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在天津举行,去看了,很好。但有件事很有意思,让我特别去查了征稿启事,就是作品的尺寸。

展厅里都是大画,长宽都在两米左右,都很“方”,但是又不太正方。这在传统的中国画中是不多见的。传统作品,不是长条儿就是方块儿,可到了“展厅时代”,却齐齐地改了门户。我怀疑是大展组委会对作品尺寸有特别的要求,但印象里又没有,于是查了征稿启事。

确实有要求:中国画,自行装裱,装裱之后,长边不超过两米四,另一边不超过两米。只定了上限,没有下限,也没限制长宽的比例。画“四八尺”“三六尺”都是可以的,条幅也行,长卷,别太长,或者分几段,托在大纸上,也没问题。可以说,这个限制就是没有限制。因为一般的中国画——其实不拘什么画——没有太大的。为什么?没地方搁。房高才两米七,挂两米四的画?离近了看不全,退到客厅门口,沙发又挡上一半儿。但美展却一水儿的大画,基本上都是在可能范围内画最大的,画东西最多的,画最满的。八大山人要活在今天,看了美展,绝对晕菜!

想起上学的时候来。考试,论述题,有话没话得编够五百字。多了更好,可不能少。字多了,得分点就容易蒙上,老师看你可怜,想找补点分儿也有地方。而且面对这许多字,谁都不好意思给个鸭蛋。水平不够说水平不够的,反正你不能说我不重视,敷衍了事。咱态度好!

画大画比画小画费劲,光彩墨钱就翻几番。特别是工笔,没两个月绝对画不下来。工笔人物,费劲之外,还兼着考造型能力——有多少艺考生栽在人物素描上?反正功夫下到了,且莫说画得好,就是画得不好,谁不得给个尊重?咱认真了。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付出就得有个回报。大画一出,美展不美展不提,谁不得吓一跳,高看一眼?这么大的画都能画,还有画不了的吗?就算此话未必,也无所谓,因为外行是多的。便是内行,舍了脸揭了变戏法的那块布,但是大家彼此彼此,自己的脸面也是要顾及些的。

大画赚名,小画赚钱。画家也是人,也得顾生活,自食其力,吃点好的,理所当然。美展,在有的人眼里,就是个文凭,

“以为进身之阶”。好像高考。都在批评,说是高考只培养考试专家,而不是选拔人才。但没点才学,还真考不上。清华北大里没有孬货。既没有差的,因为种种原因没考上的几颗遗珠也就不算遗憾。

一个美展逛下来,却总觉得少了些东西,缺一些滋味。不能说是匠气太重,因为画确实好。可总像汗没有出透,像八月的天,说热,没那么热,说冷,也不冷,闷着,压着,少一种痛快。

海鲜再好,吃多了,也是嚼蜡。可是这小菜,又实在配不得。选一张画入国展,加上裁纸的工夫也没用两个小时,怎么服众呢?笔墨好?能好多少?都是画画的,不揉沙子。亘古旷世的奇才,那是亘古旷世的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才留下几个画家的名字?生在同一个时代,只选近五年的创作,谁又比谁高出多少呢?就看附加分,就看谁对题意理解得透彻了。又有几个敢在高考时出奇出新?大悲喜,别人看了是乐趣,对自己,还是稳妥的好。从研究学问,到研究考题,到研究出题人,研究考试本身,高考的发展登峰造极。

而从这个角度看,全国美展已然是充分发展的了。也好。功夫总不白费。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