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寄“乐”于画与寄“利”于画

2013年11月19日 10:31:3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当艺术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当大众媒介频频炒作的时候,当艺术展览铺天盖地的时候,艺术家追名逐利无可厚非。当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名利与艺术之间何去何从?是摆在当下艺术家面前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其归根结底,就是“寄乐于画”还是“寄利于画”的问题。当我们追问“画画到底为了什么?追求什么?”的时候,不同的答案已经决定了画家的定位与风格取向以及绘画的成就。“寄乐于画”是文人画的核心定位,追求平淡天真,自然拙朴的趣味,抒发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绘画之意超越绘画之技;“寄利于画”是商品画的核心定位,以功利性为目标,追求符合某些利益集团的审美口味,绘画之技超越绘画之意。当画坛大多数画家都“寄利于画”的时候,绘画大家与经典的产生几率就大打折扣,这或许是当下绘画大家缺乏与文人画精神缺失的根结所在。

当代,文士身份在当下的环境之下是很难做到的,而隐逸心态与寄乐于画尤为重要,如果说隐逸心态使画家具备了与自然山水与心灵山水对话的可能性,那么寄乐于画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从绘画功能论的角度,隐逸心态与寄乐于画涤除了绘画中的宗教、政治、世俗等功利性因素,使绘画完全地转向山水自然与内心世界。这不仅是文人画的真谛,也是绘画佳作形成的内在基础。

“寄乐于画”是经典产生的主体标准,这种经典的评判体系,指向的不是画作本身,而是画家。当代许多艺术家是“寄利于画”,是要多提倡“寄乐于画”,“利”与“乐”仅一字之差,但作用于画作,就差十万八千里了。当画家的“真趣”与“诗情”为现实与功利性因素所掩盖的时候,绘画的生动性愈是贫乏。陈衡恪论文人画言:“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危机与时机并存,也只有当大多数画家“寄利于画”的时候,画坛正呼唤少数有远见“寄乐于画”的艺术家,创作出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之作。

文/郑利权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