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画山水有感

2013年10月28日 11:58:0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你想提笔作画吗?你想画幅山水画吗?你在大自然中有了感触和激情,想直抒胸怀,一吐为快吗?或者你因某种联想而产生了灵感,想在画面上体现自己的想象?

无论是哪种情形,你都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你的画作。你要画的作品就是对你的挑战,其中充满了矛盾。你要做的事,就是让画面中的种种矛盾变得和谐统一。你的才华和功力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证明。

真正的艺术永远是矛盾的统一。在艺术创作中,有加就有减,有多就有少,有大就有小,有黑就有白,有虚就有实。明白此道理,就不会画出平淡无奇之作了。因为平淡无奇的是人为地取消了实际存在的种种矛盾。而取消了矛盾,就是取消了能发挥想象、产生机智、表现勇气的机会,而这些都是艺术创作所必须的。

英国艺术家亨利·摩尔有段话:“好的作品往往在秩序井然的构图中蕴藏着奇和险,在冷静的思维中迸发出天真活泼的想象,在循规蹈矩的意识中却流露出无意识的对立与反抗。”

他说的正是艺术的本质——矛盾和矛盾的统一。

在山水画中,通常见到的矛盾是:沉稳厚重与轻盈活泼,博大无限与精细微妙,粗野荒疏与秩序井然,痛快淋漓与苦涩板滞,繁与简、虚与实,动与静、快与慢,典雅与浪漫、灰暗与明丽。好的山水画往往同时存在相互矛盾的两种因素,而画面却因这两种因素的存在而闪现出光彩夺目的魅力,这就要看你是否善于巧妙地处理矛盾。作画不能一味地强调矛盾双方中一方。例如你想表现云彩的虚无缥缈,你就必须在物体(例如山峦)的“实在”上多下工夫,并在虚实变幻上多用微妙的笔墨来描绘。笔墨越是微妙,则越显得真实,越能反映造化的千变万化。

如果你想显示白雪之白,那你要仔细地选择在重墨落笔之处。尤其是最重之笔,它好比人的眼睛,应选择在景物的关键之处,造成黑白对比的最佳效果。

要表现山之高,须在画面的低矮处做文章,要画出低矮处的“高”来,然后才能有“更高”和“最高”之感。

要显示山脉的雄浑博大,须讲究行笔的力度和连贯。无论山形如何变化,都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这样才能做“大块文章”,才能产生“大美”和“壮美”。

画面的深度靠的是层次。前面和后面,远处和近处,均要仔细处理。山石树丛以及水流由远而近,它的浓淡虚实会有层层变化。有时需加重前后的对比,有时需抹掉前后的差异,为的都是增强距离感。

沉稳厚重之感需靠浓墨重笔,但适当地点缀些明亮之处可使画面充满生气。例如深邃沉寂的山林之中,轻快活泼的山泉可使画面气韵生动。

汹涌奔流的飞瀑令大地颤动,而浪花的翻腾可形成力的平衡。加上几株大树和闲暇中的游人,可构成完整的画面,并保持其博大的气势。

笔墨是中国画的要害。但在山水画中,最要紧的是意境。能造成意境的笔墨才是好的笔墨。因此,不能孤立地来判断笔墨的好坏优劣。循规蹈矩的笔墨固然是好,但有时画出来的画平淡无奇。而某些“出格”笔墨却能造就美妙的意境。此时千万不要为了让笔墨“回归”古法而舍弃美妙的意境。

人们说黄公望、倪云林的笔墨好,是由于黄、倪的笔墨构成了人们心目中一种纯净化了的自然景象。他们的笔墨语言,包含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哪幅画是黄公望的,哪幅画是倪云林的。但他们的画仍有好坏优劣之分,人们仍要根据每一幅作品来判断其构思意境及笔墨的好坏优劣。

要达到古人的境界,除去苦练的笔墨之外,还得不断加深自己对大自然的体会与感受,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能力,使胸中丘壑变得无比丰富。

然后你才能进入自由的境界,而你的笔墨才能得心应手。黄宾虹说:“自然就是法”,就是说画家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创作自由。

运动员有超水平发挥之时,画家也有。但不是靠的身体状况,而是靠的精神状态。石涛所谓“法而无法乃为至法”。这“至法”的发生,往往需要最佳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画者除了其胸中之理想画面而外,其他一切都置之不顾,终于突破了一切顾忌,以最大胆的笔墨完成了作品的创作,并达到了完美的效果。这就可以称之为“超水平发挥”了。

而画家能否进入这种状态,则取决于他的眼界和勇气,取决于他能否真正领悟石涛的妙语。有多少人曾从石涛的妙语中领悟到了艺术的真义,而其中的最杰出者曾对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山水画是一门奇妙的学问。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