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品画录

2011年04月27日 15:40:5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黎越常艺术专栏  

如何品评鉴赏一幅中国画、评赏它的好次,我在结合古人、今人的理论与经验基础上,现将自已对书画品评与鉴赏想法简述如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衷心希望大家一起来研究、讨论,取长补短,促进绘画事业的繁荣与提高。下面分为气韵生动、.画品意境、运笔用墨、写形传神、颜色设置、定位布局等六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乃是评鉴其画品之首要,所谓气韵生动是比较不容易了解的一项法则。千百年以来,竟还没有肯定的解释。古时候有人认为气韵是一种不可知的东西,为它加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宋代郭若虚说:“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这种看法是唯心主义的看法,是不可取的。到明代的董其昌也同样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同时他又自相矛盾地说:“然亦有学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观其董其昌之说,我倒是赞同他后边一说,世间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勤奋知之。明代唐志契他把“气韵生动”这四个字加以支离割裂解释,也是欠妥的。他说:“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谓之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韵,而生动处则又非韵之可代矣,生者,生生不穷,深远难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近人。”其实,我认为“气韵”即是指画品的意境或韵味,“生动”是气韵的必要条件,它主要体现在画品,一是透明不腻、二是透气不板这二个透字上。“气韵生动”四个字应该是连接起来整体地看,才是比较确切的。在一幅画中,气韵生动是不能离开画面而单独存在,同时与画面布局,运笔用墨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互相影响,二者都能处理得好,才能得到生动的气韵。也正如气韵好比人的精神,而笔墨、色彩好比人的肉体一般,精神必须存在于肉体,不可离开肉体而单独存在。清代邹小山说“在作画时,应是先行布局,然后落笔运墨,最后才看它的气韵是否生动,气韵则画成后得之。一举笔即得气韵从何着手,以气韵为第一者。乃鉴赏家言,非作者言也。”气韵生动是通过作者努力可以看到和得到的,同时也是可用文字表述的,它是中国画家与鉴赏家观察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现实主义法则。

二、画品意境

中国画最讲究意境,意境是什么?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华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即借景抒情,经过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诗的境界。因此所谓意境是指画中的一种境界。一幅画不仅是对事物对象的描绘,它里面包含着画家富有感染力的感情,一幅成功的画是使人越看越爱着,耐人寻味,使别人看了画受到感动。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两句话说明了中国画是和诗很有关系的,所谓画中有诗,就是一种意境。富有含蓄的意境是能感动人的。含蓄能使人产生想像与联想,要达到这种境界。东晋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说明了这一点,就是画家要把自已的情感移入到所描述的对象中去,和对象的性格交流,达到物我两融的境界,这种境界一定是画家对生活有着深切的感受,被对象所感动的时候才能达到的。画家把这种感情移入到画面上去,然后才创造出一种动人的意境。明代唐志契论画山水,曾谈到境界要“藏”,他说:“画叠嶂层崖其路径、林落、寺宇能分得隐现明白、不但远近之理了然,且趣味无尽矣,更能藏处多于露处,而趣味愈无尽矣。盖一层之上更有一层,层层之中复藏一层,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藏得妙时,便使观者不知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有多少地步,许多林木,何尝不显,总不外躲闪处高下得宜,烟云处断续有则,若主于露而不藏,便浅薄,即藏而不善藏,亦易尽矣。藏露得宜,断续有则,山水亦此,人物、花鸟亦可如此。意境应该从绘画本身上就能看得出来,在画上题首诗,用以发挥画中的诗意,诗画互相结合,加深了对人的感染力,如果画中无诗意而硬在画上题诗,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意境是要到生活中去寻找的,从生活出发来创造新的诗意、新的意境。生活中找到的意境,才能够不肤浅、不平凡、富有独创性,才能感动他人,耐人寻味。

三、运笔用墨

中国画离开了运笔用墨便不成其为中国画,这种说法并非过分。清代恽南田曾经说过:“有笔有墨谓之画。”运笔宜于劲、老、活、松、圆、厚、毛润和巧拙。清代华琳说:“何谓执笔紧、运腕活,运吾之臂、以使吾之腕、运吾之腕以使吾之手,若不知有笔焉,则执笔紧运腕活之诀得矣。右军不云乎,手知执而不知运,腕知运而不知执。”近代黄宾虹说:“古人言有笔、有墨、虽是分说,然非笔不能运墨,非墨而无以见笔,故曰,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作画落笔,起要有锋、转要有波、放要留得住,收要提得起。 一笔如此,千笔万笔无不如此。笔力透入纸背、是用笔之第二妙处,第一妙处,正在于笔到纸上,能押得住纸,画山能重,画水能轻,画人能活,方是押得住纸。”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运笔非一日之功,笔力和功夫的深浅,学画时间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是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运笔要有意到笔不到的妙处,所谓意到笔不到就是说笔断而意不断。有了这种笔妙才能增加绘画的灵动的感觉,从而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责任编辑:吕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