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与着名书法家沈鹏的深情厚谊

2010年05月28日 12:52:0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曾祥彪艺术专栏  

甘年重到武侯祠,
堂庙依然鬓已丝。
宁远堂中唯谨慎,
辍吟梁甫更无诗。

这是沈鹏老师今秋重游成都武侯祠时即兴赋的一首七绝,表达了沈老师对人生深远的意境。不日,这首诗沈老饱蘸浓墨书写到我的册页上,刻上了我心灵的收藏长卷。

我与崔学路、刘广文先生坐在沈老的身边,聆听他谈诗论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可不是么,他从小入小学、中学、大学读书,从章松厂、曹行君、李成蹊学习古文、诗词、中国画、书法、临心《芥子园画谱》,习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字帖,读“五四”文学着作,后又研读苏联与西欧哲学、美学、中国古代画论、书论、文论、诗论着作……做到了广猎博采。其诗作、论文散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美术》杂志等。他当任过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代主席。他撰写的论文、散文达百万字,创作的诗词四百余首,并出版了《沈鹏诗词选》、《三吟草》、《沈鹏书画谈》等不少专着。

一个书法家何以言诗,有人提出了质疑,沈老胸有成竹的说:“诗、书、画、印各以其自身特点追求着诗意,并丰富着整个作品,诗书画印结合,才能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才能在传统与现代交叉的坐标上寻求方位……”

多么精辟的论述啊,难怪沈老对诗情有独钟。他只要有一点计情,就紧紧追思、深深拓展,把诗词独立的艺术功能、艺术价值、艺术魅力挥洒得淋漓尽致。因之,沈老以“行文卷舒”喻自己的胸怀和诗风。

树大招风。沈老常为做名人难感受慨颇多。他几乎每天吃饭、睡觉都有人进见、索墨宝。他风趣地说自己体重不足一百斤,却整天像动物一样被人“监视”着。他妻子不得不出面挡驾,向前来“拜访”的各路“诸侯”求情,要求给沈老先生一点“关爱”。因之,沈老先生写了一首诗,现抄正,以飨读者。

居家无妨誉能罗,
斗柄循环日月梭。
报纸案头翻动少,
友朋字债索催多。
因车代步忙忘路,
无力回天冻亦歌。
高卧今晨嫌不足,
暂凭续梦到南柯。

在沈老的诗海里,不但有风格各异的题诗画,而且有字斟句酌的格律诗,这些诗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古朴纯真,有的洋洋洒洒,有的悲壮深沉。特别是他的绝句,像雕塑家铸成的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短短几十字中嵌进了悠悠人生、泱泱神州,读后如嚼橄榄,回味无穷。此时,学路与广文君已按奈不住与沈老论诗谈书的激情,把自己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呈到沈老面前,请他赐教。沈老戴上眼镜,从沙发上站起来,一字一字,一副一副地审视、点评,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特别是看了广文君“静悟禅机欣笔韵,勤师造化茂风神”的隶书对联时说:“字写得不错,印章也盖得挺好,只是联中两个形容动化的字,可改动一个,我看‘欣’字改为‘开’字怎么样?”广文忙说:“太妙了,太妙了!”

赵朴初盛赞沈鹏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钦佩。”启功则誉沈鹏:“仆私交沈鹏先生逾三十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落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

沈老对公益事业特别热心,曾多次为残联、亚运会、灾区、贫困地区捐赠了大量书法作品,并为美术界、家乡多种公益事业集资、捐款。

当接过沈老给“中康杯”文学书法美术作品大赛题写的草书诗词条幅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沈老您的诗情,您的墨趣,您的人品,相得益彰,以其博大的精深展示于书坛,光耀于中华民族!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