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何辉斌:六十年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主义

吕子/文
2009年10月20日 14:08:3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把西方看做文化帝国

文化帝国主义者的最大特点在于夸大自己文化的优点,夸大其普适性,并把其他国家的文化他者化,从心理上摧残这里的公民。法农曾说:“殖民地国家的民众的自卑感与殖民主义者的优越感是成比例的。”可见帝国主义者在夸耀自己的同时,必然打压落后国家,把自己抬得越高,就把别人贬得越低。面对文化霸权主义,有不少人顺着强势文化的思路把自身他者化。那些把西方想象成乌托邦的人,认为西方文化具有普世价值的人,都属于这一类。他们真心地接受西方中心主义,却不知道普世主义背后隐藏着利益驱动,与经济政治军事等相联系,是帝国主义者精心策划的产物,与阴险的用意不可分,其目的在于借用科学、现代性等名义击垮非西方文化。另外一些人则采用了完全相反的态度,盲目抵制西方文学,甚至仇恨西方国家。一般地说,人们在自己的文化节节败退的时候,都会受到这种非理性情绪的影响。而且政府可能会利用这种情绪,增加人们的排外性,激起大家的民族主义情感。但总体来说中国人是比较温和的,不会产生真正危险的民族主义激情。此外,还有一些有识之士试图积极地发展自己的文化,寻求理性的平等的对话。这种努力特别在90年代之后更加自觉化了。但不管学者们怎么努力,中西对话仍然没有大的进展,世界学术还是以西方的独白为主。

大哲学家康德曾经把世界分成物自体和现象,认为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视角认识事物的现象,处于无限时空中的物自体有着无穷的特性,不可能真正被把握。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方人看的西方文学只是从他们的角度看到的现象,我们看到的西方文学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到的现象,虽然都无法真正全面地把握西方文学这一物自体,但谁都看到了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以来自西方文学的现象为材料,以西方文学的这个物自体为指归(虽然永远无法真正达到这一目的),以自己的理性的分析为手段,同时参考西方人的评论,就能做出有特色的研究。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视角,试图跟着西方人转,结果只能陷入永远追赶却又赶不上的困境。可见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主义,虽然有着自己的偏见和误读,还是有着自身的学术价值。

总体上看,将西方看做社会主义的敌人的西方主义在解放初属于主流,到了文革期间占绝对重要的地位,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逐步有所淡化;把西方文学看做乌托邦和普世价值的思潮在80年代比较盛行;把西方当做文化帝国主义的思想在90年代之后影响力比较大。中国人研究文学的西方主义远远不止以上探讨的四种形式,还有一些流派等待着人们去研究。不同流派的观点很不一样,都有一定的见地和偏颇,体现了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我们应当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大家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文学。

(责任编辑:吕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