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写意画——中国画发展的高级阶段

2010年01月21日 09:27:17  来源:中国民间工艺品网

纵现中、西绘画史,无论东方或西方的绘画艺术,大体上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的“不似”——精细的“形似”——高一级的“不似”。

原始时期的绘画,例如: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出现的鱼、鹿、蛙、人形图象,远古时代的岩画,欧洲远古洞窟壁画等等。那时的绘画尚处在幼稚阶段,对物象的刻画是粗糙的、简略的,可以说还画不准物象,正如儿童画一样,表现原始人纯朴天真的意念。这是原始时期的“不似”阶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能够真实地再现物象,并且达到十分精细的程度。中国绘画发展到唐、宋时期,无论人物、山水、花鸟画,都可达到精细地刻画物象的程度。西方绘画发展到十五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运用科学手段(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更能十分逼真地再现物象,使写实的绘画发展到高峰。人类绘画从原始的“不似”,发展到精细的“形似”,这标志着绘画的巨大飞跃。

然而,逼真的再现物象,并不是绘画的最高目的。绘画和其它艺术一样,都是人的精神产物。人要充分、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性灵,表达情感,就必须突破刻意模仿物象的阶段。因为刻意模仿物象,必须束缚着人的性灵的高度发挥。只有摆脱了“形似”的束缚,从“形似”中解放出来,绘画才能取得更大的自由。

中国写意绘画的形成与发展,正是逐渐摆脱“形似”束缚的结果。当中国的写实绘画(中国的写实绘画于西方的写实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写实是相对的,后者则更接近物象真实)在唐、宋之际发展高峰之时,人们开始不再满足写实的东西,而探索一种新的绘画形式,不再追求精细的“形似”,而是追求“意似”,于是逐渐形成了写意绘画。

早在魏晋六朝时期,中国文化史上呈现新的变革,文化思想领域十分活跃,强调人的自觉,追求人的内在精神以及个性的表现。文学方面,文论、诗论的发展;书法艺术的成熟;在绘画上,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气韵生动”,王异的“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这种强调神韵,强调自我的观点对以后写意画的产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公元九世纪中叶,唐代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以气韵求其画”,“以形似之外求其画”,反对刻画物象“形貌彩章,历历俱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提倡“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的观点,对写意画的发展起着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到公元十一世纪,北宋文学家兼书画家苏轼更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观点,旗帜鲜明地向单纯追求“形似”的绘画提出挑战。单纯地追求“形似”,只是绘画的低级阶段,绘画不应以“形似”为满足,而应在“形似”之外另有追求,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意”的追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说:“古画画意不画形”,“忘形得意知者”(《盘车图诗》)。重“意”而不重“形”,成为写意绘画的基本原则。苏轼以后,历代写意画家,无不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着实践。

写意画经文人画家的提倡,得到迅速的发展(写意画又有“文人画”之称),到了元代已然蔚大观,“元人尚意”,“不求形似”已成为时代风气。沿至明、清又有所发展。明代徐渭、清初八大山人写意绘画已经成熟,近代吴昌硕,齐白石又将大写意绘画推向新的阶段。写意绘画从注重形似的工细绘画脱化而出,开始是半工半写,发展到小写意,进而到大写意。形由繁到简。而且愈来愈简,抽象概括性越来越强。不似的成份越来越多,八大山人晚期的作品就是突出的代表。

(责任编辑:桃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