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老友讲述“趣人”王世襄 凡所应玩无所不玩

2009年12月06日 13:51:3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3、手工挽救一项濒危民间技艺

因为养蛐蛐,要放置于葫芦内,因此在买蛐蛐的同时,王世襄又迷上了葫芦。1938年,王世襄在就读燕京大学期间,居然在燕京大学校园旁的菜园里,真的种上了自己的葫芦。后来他又专门在北京的朝阳区找了一块20亩的“自留地”,用来种葫芦。

范匏俗称“模子葫芦”。范匏的具体做法是当葫芦幼小时,将它放入有花纹的模具,秋天长成后取出,不仅形态悉如人意,花纹亦隆起宛若浮雕。这无疑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项巧夺天工的传统工艺。在大学种植葫芦的同时,王世襄也开始研究范匏。1939年以后,王世襄因母亲逝世而埋头学业,不再种植匏器。但他亲手制作的范匏却由虫贩子赵子臣借给天津的陈某种,所成之器则流往香港。多年后,在香港的古玩市场上,被好事者错当作清乾隆之物出售。

20世纪50年代,由于社会的急剧变革,徐水、天津已无人再种模子葫芦,范匏技艺濒临绝灭。1960年,王世襄有鉴于这一传统技艺的消亡,曾写过一篇《读匏器》的文章向社会呼吁,但终因有玩物丧志之嫌而没有被采纳。1979年,《谈匏器》一文在《故宫博物院刊》发表,立刻引起了有志者的反应。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京、津郊区的一些农民,恢复制作了一批又一批范匏佳作。在他的努力下,这项濒临灭绝的传统技艺得以绝处逢生。

4、音乐自称琴奴,研究《广陵散》

1953年,王世襄被调任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担任有关音乐史方面的研究。在这沉寂十几年的时光里,王世襄除了收集明式家具外,也开始真正专心研究中国音乐,并逐渐成为音乐方面的专家。他最看重的研究成果就是对古曲谱《广陵散》的研究,并在后来发表了专着《广陵散》(说明部分),同时也编纂《中国古代音乐书目》、《信阳楚墓出土乐器调查》等。

王世襄妻子袁荃猷无论在王老身处顺境或是逆境,她始终都是其支持者,因此夫妇两人感情至深。袁荃猷14岁师从汪孟舒学琴,后又经古琴国手管平先生亲授,琴艺更精。袁荃猷弹琴时,王世襄常伴左右,如此近60年,王世襄更自称“琴奴”,直到2003年袁荃猷病故。多年来,王世襄和夫人珍藏了一把唐代古琴“大圣遗音”,2003年袁荃猷去世后,王世襄将这把古琴以891万元拍出。 

名人雅趣

 

古往今来的真文人,往往也是一些真趣人。王世襄去世后,有人说,百年来最有趣的文化人之一去世了。他的去世,也标志着一种生活态度的远去。“人生快事莫如趣”。林语堂在《论趣》一文中曾说,世人活着大多为名利所驱使,但是“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撇开满腹经纶的治世主张,能否成为有趣之人,或许是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有趣的人,常怀素心,无论命运如何捉弄,都可风清云淡;有趣之人,未必显达,却肯定倜傥脱俗,与众不同,登台放歌或舞文弄墨都是他们心境的挥洒;有趣的人,常常迷恋生活的细节,轻轻松松就完成对人生的观望,就像翻译家杨宪益送给王世襄的那句“蛐蛐蝈蝈虽细物,令人长忆旧京华”,烟火味中饱览生命里的大景观。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滋养的文化人,“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的身上,带有上世纪文人举重若轻的文化情结。王世襄的一生,值得今天每一个身陷碌碌尘世中的人们来回味咀嚼,这样,你总不至于在有钱之后,非要去吃一顿“天价饭”。王世襄的标杆性在于,他深谙为人和生活的志趣,而不至于像许多按世俗标准衡量的成功人那样,只能让多余的金钱让生活变得恶俗。

(责任编辑:吕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