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原创

吉林近代教育摇篮

刘学义/文
2010年05月13日 14:17:3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刘学义艺术专栏  


扩建后,招收学员90人,增设英文、日文两科。
吉林外语学堂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而发展壮大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吉林巡抚朱家宝奏请清朝政府批准,又增设法文、德文两科。学科规范按照《京师译学堂章则》办理,设有监督、医官、教务长、监学官、书记官、会计官、专科教员和普通教习。吉林外语学堂从中俄书院开始,到增设日、英、法、德文,都是由于受到外敌入侵而增设的。
毕业于吉林外语学堂的书生们,分配到全国各地为悍卫祖国东北边疆、云贵高原、胶东半岛的主权,同俄、日、英、法、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曾为中华国土的完整做出过巨大贡献。吉林外语学堂办学年届虽然不多,可是却解决了清朝政府急需中国交涉官的燃眉之急。吉林外语学堂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之一,有待可查证。

三、从建立吉林崇文书院开始,感悟北华大学建校历史。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曾是龙兴之地。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府在吉林创办的左翼官学。
乾隆六年(1741年),清府在吉林创办了吉林蒙古官学,都是以习武为主,学习经、儒、道学为副的学校。吉林是满族的故乡,满族人重武轻文,早已成为习俗。虽然早在雍正四年(1726年),吉林就设了“学署”,但从来也没有改变过满、蒙人那祟武善战的传统历史。清军入关,统一中国之后,逐渐吸收汉族文化。
嘉庆十九年(1814年),第41任吉林将军喜明为了改变八旗弟子重武轻文的旧习俗,在吉林参局街买民居五间为校舍,委任满、汉教习四名,创办的白山书院,教八旗弟子识汉字,这是吉林最早的初等教育。史部尚书铁保亲笔书匾“白山书院”已有200余年,至今还存藏在北山公园。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吉林教授衙门在朝阳门里(今北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建有堂舍、庖厨、门厅等建筑物,成立吉林崇文书院。从1693年吉林成立第一所官学开始到1874年崇文书院的成立,在这近200年之中,从来没有招收过一名汉家子弟入学。崇文书院的建立,使吉林教育模式第一次打开了清朝传统式的封闭,破格招收汉人贵族子弟入学,这在吉林教育史上是一次比较大的跨越。吉林三杰宋小廉、徐鼐霖、成多禄,这三位历史文化名人,都毕业于吉林崇文书院。历经光绪十三年、十七年、三十一年多次翻修扩建,于1905年把崇文书院改成吉林师范学堂。
1906年,新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全国各地对教师需求十分急迫。吉林将军达桂新选校址,在机器局西南墙外(今吉林朝鲜族中学)建校舍。奏请清朝政府批准之后,委派吉林省“学务处”和吉林师范学堂监督(校长)黄守琮筹办“吉林省立师范学校”。
前廊后厦、带有小狮上马石的青砖起脊门楼,为学堂大门。中间门洞上悬有“教育救国”黑地金字匾额。建有楼房50间、盖平房172间。建成避雨运动场1080平方丈,学校一共占地面积2532平方丈。把吉林机器局东门里的吉林外语学堂、吉林朝阳门里的吉林师范学堂,同时迂入新校舍合并,改名为:吉林省立师范学校,黄守琮继续任监督。1907年五月,吉林省立师范学校更名为: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选址在东局子北门外建校舍29间,成立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今昌邑九小)。招收初级班四个,高级班两个,做为一师教习基地。黄守琮任命:安希元为附小主任(校长)。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