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茅奖评审工作8月20日结束 5部获奖作品将最终确定

2011年07月28日 15:17:48  来源:京报网

历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都是先公布颁奖结果再公布评委名单。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却一反常态,于近日率先公布了由62人组成的评委会大名单,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任评委会主任,麦家、周大新等多位作家入选评委。此举被认为是中国作协增强评奖透明度的重要举措。本届茅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昨天透露,评审工作将在8月20日结束,本届茅奖的5部获奖作品将最终确定。

投票首次采取“实名制”

近年来,由于评奖过程不对外公开,茅奖一直备受外界争议。但是本届茅奖的评选条例却有了大幅修改,最显着的一点是其评委会的规模从过去的20人扩充到了62人,并且这些评委将承担从初评到终评的全部工作。根据茅奖评奖办公室近日公布的评委名单,担任本届茅奖评委工作的大部分人都是文学评论家,但也有不少作家名列其中。在作家评委中,柳建伟、麦家与周大新最为引人注目,三人都曾是往届茅奖的获奖者。

另外,此次茅奖的评奖工作首次采取了“实名制”。按照安排,此次评审阶段为8月1日至20日,在此期间,评委们将首先评出20部提名作品,再从中评出10部备选作品,最终于20日产生5部获奖作品。评审期间,中国作协网站将会陆续公布各个阶段的评选结果,除公布作品名单外,还会公布为每部作品投赞成票的评委名字。

提前俩月抢读申报作品

本届茅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介绍,其实早在5月份公布本届茅奖参评作品名录的同时,62名评委的名单就已经确定下来;当月,各位评委在收到通知,并认可了公开评委名单的做法后,就已经开始“抢读”参评作品;而从8月1日正式进入评审阶段之后,评委们还会集中起来继续阅读、讨论这些作品。

胡平表示,茅奖此次扩大评委规模,主要是为了扩大其代表性,避免陷入小圈子评奖的尴尬;让往届茅奖的获奖作家参与评审工作,也是希望听到更多声音,让结果更为公正、公平。至于选择在开评前一周才对公众发布评委名单,则主要是为了避免给评委正常生活带来过多干扰。

据他介绍,往届茅奖的评审工作,是将初评和终评完全分开,而且评委们要在正式开评后才能阅读参评作品,短时间内的阅读量相当大,工作强度非常高,而负责终评的专家也难以掌握参评作品的全面情况。此次所有评委的工作跨越初评和终评,有利于保持其观点的一致性;而且评委们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也就能够让那些具备相当经验、眼光成熟的实力派作家有条件完成评委工作。

历史观缺陷是时代通病

“实名也好,提前公布也罢,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评委自身的良心压力。”首次做茅奖评委的着名评论家施战军笑称,名单公布以来,自己还没有接到“托人情”的电话。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提前公布名单,反而会让一些打算私底下走关系的人不再好意思打招呼。他还透露,从接受担任评委的第一天开始,各评委就要先自掏腰包,到书店自行买回那些参评书目阅读。参评此次茅奖的作品有178部之多,尽管这笔费用可以在开评后报销,但多少也是个经济负担。

“作协公布评委名单的这个举动,至少摆出了这样一个姿态,是要努力突出茅奖评选的公正、透明。”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茅奖评委认为,此次评委会成员数量较往届大幅增加,也增加了作家评委,可以看出作协想加强评委的多元化。不过,该评委认为,茅奖毕竟具有中国特色,评委人数增多、实名制,也未必保证最后一定能评出高质量的作品。“可能还会因评委增多,意见较难统一,导致个性化作品被挡在获奖门外。”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评委介绍,本届茅奖的参评作品中,有三分之一自己很早前就已研读过。对于这些作品,他的意见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艺术水准、语言技巧都很高,但一些参评作品仍然带有当代长篇小说的通病,而作品历史观的缺陷是其致命弱点。“作家还是抱着一种流行的历史观,过去流行阶级斗争历史观,现在流行人性化历史观,但都不能表现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该评委说,这不是作家个人的问题,可能是一种时代病症。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