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聚焦“施耐庵文学奖” 中国当代文学何去何从

2011年07月19日 16:08:35  来源:千龙文化

数年前德国汉学家顾彬接受德国权威媒体访问时,突然以“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惊人之语炮轰中国文学,引起中国文学界一片哗然。有人认为他是哗众取宠,有人认为是以偏概全。但直至今日,中国文学连这样尖锐的批评声音都不多见了。纵观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创作浮躁跟风,商业利益至上,纯文学期刊无人问津。以前炙手可热的某些传统文学奖项,逐渐成为只有评委和作家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事。如何才能激励普通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该何去何从?

在文学前路如此迷惘的时候,《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故乡——江苏兴化市于2011年4月启动了惠生·施耐庵文学奖,该奖旨在表彰我国当代优秀的汉语长篇叙事文学,尊崇文学应当“关注社会、关怀人生、关心精神”的创作宗旨,不拘一格“求”人才,挖掘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

当前在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从事网络写作。网络的包容性为无数想说话的人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网络文学创作平台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网络成为了新生代作家的文学梦工厂。然而网络文学的兴起在为文学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网络文学远离社会真实,片面追求猎奇、刺激、追求市场轰动效应,使很多读者耽迷其中却一无所获。穿越小说当红之际,大片的跟风之作不顾史实如何一穿到底;鬼吹灯一炮而红之后,盗墓小说大行其道,恨不得盗尽天下墓而后快。粗暴的跟风抄袭、扭曲的价值观、暴力黄色的充斥,不断冲击着网络文学这个原本健康和谐的全民文学创作平台。

而所谓的纯文学面临的却是一片惨淡。曾有人在一次大型书市期间,在闹市街头进行了一次有关纯文学期刊的随机调查,结果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不看文学期刊。纯文学市场低迷、销量萎缩、读者严重分流,成为纯文学面对的普遍问题。进入新世纪,纯文学期刊的订数从百万份的最高峰跌落到一两万甚至是几千、几百份的低谷。近些年传统文学一直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依赖着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仍然未动的邮政系统来稿、审稿、定稿、发行。创作主题更是老生常谈,在这些小圈子作家的作品中,主人公除了记者就是编辑,除了官员就是警察,没有了人民大众的身影,更何来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问世呢?销售的惨淡也是意料当中的事。

然而,施耐庵文学奖所提倡优秀作品的标准是什么?着名作家贾平凹曾说过:“我阅读同行作品的标准是:一,这部作品给我提供了什么样的感悟?这些感悟是否新鲜和强烈,是否为之一震或过目不忘?二,这部作品有没有一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在里边?也就是说有没有一种生活的实感?还是以理念进入写作,以技术性的外在东西遮掩着虚假矫情的编造”?从《水浒传》、《红楼梦》到《蜗居》、《杜拉拉升职记》,我们不难发现有其共通之处,那就是作品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发人深省,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因此,不管是黄钟大吕,还是浅吟低唱。谁具有时代意义,谁能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发展,就是这个时代文学所提倡的优秀作品。此次惠生·施耐庵文学奖遵循“文学创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宗旨,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致力于评选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长篇叙事文学作品,让文学真正扎根在一片广阔的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土地。在这里,文学创作被请出象牙塔,抛却浮躁跟风,它们以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叙述方式,真实反映当代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这种文化视角以及其丰厚的奖励,让该奖比较其他文学奖来说,无疑是有些特立独行的意味。相信在施耐庵文学奖的带动下,未来奖掖优秀的文学创作将会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文学奖项的评选将不再是小圈子里的自说自话,它将如选秀节目般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人人都是评委,每个人都拥有决定权,作品是好是坏让所有人来评说。

让更多的史诗般的作品诞生,是当下这个时代的文学重生的必由之路。此次惠生·施耐庵文学奖抛砖引玉,以实际行动鼓励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涌现,推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今年九月,江苏兴化的文坛盛会,将让众多文学爱好者共同见证当代中国文学续写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盛世传奇。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