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揭秘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1年03月02日 09:45:42  来源:《大众日报》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三大古文字体系。其中,只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到了今天。

甲骨竹简,承载历史大剧;篆隶楷行,见证沧海桑田。

3300年前,殷商先民在龟甲兽骨上留下了占卜记事的符号。自此以后,从龟甲兽骨、青铜器皿,到竹简纸张;从印刷术到电脑时代……中国文字伴随着风云激荡,依托各种媒质,留存下或零散或完整的文明记忆。

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金石名家王懿荣的偶然发现,使河南安阳 “一片甲骨惊天下”;2009年11月16日,又是河南安阳,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诞生。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出土文字、文物为支撑,荟萃了历代文字样本精华,一馆藏尽中国字——令人们一日千年,览尽中国文字从远古“婴儿期”发展至今的非凡历程。

河南安阳既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文献可考,并被甲骨文与考古发掘证实的古代都城——殷墟所在地。

2001年4月20日,为了更好地保护殷商遗址、弘扬传统文化,安阳市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其间,安阳市向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申请:筹划建设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就在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之后的第二年,当时还在郑州大学担任教授的古文字学家王蕴智,也给河南省委、省政府写信:建议设立一座文字博物馆。王蕴智认为,从安阳殷墟出土的丰富铜器、骨器、陶器,蕴涵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而这里出土的大量甲骨文,更使中国文字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这种数千年来一脉相传的文字体系,只有在中国的汉字中才能找到。

接到王蕴智的来信之后,河南省委、省政府极为重视,很快将其批转给了安阳市委、市政府,并批示:同意“文字博物馆”建在安阳。

2007年10月20日,在河南提出建立文字博物馆的申请6年之后,国务院办公厅作出批示:拟建的“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可以更名为“中国文字博物馆”。至此,中国文字博物馆最终定名。

□距离甲骨文发现地殷墟大约8公里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总体规划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占地81亩,建筑面积为22700平方米。2007年11月2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经过两年紧张的建设,于2009年11月16日正式开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门前,屹立着高大的字坊。字坊高18.8米,宽10米,取甲骨文、金文中“字”的形体,它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字坊前方两侧,各有金色铜质凤鸟雕塑一尊,取材于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凤鸟纹纹饰,整体形象高贵典雅,呈现待翔之势,象征着新时期中国文字文明的新飞跃。

通向展馆的主干道两旁,是由28片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甲骨片仿制品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

这28片甲骨文仿制品,大都取材于《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和《花园庄东地甲骨》,最大尺寸高达1.4米、宽0.9米,总重量3吨。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介绍:这28片甲骨文是在安阳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甲骨片,然后用青铜铸造,刻上甲骨文,则是对原甲骨片的一种更高艺术形式的展示。之所以是28片,是有一种强烈的祈求和愿望,力争通过这28片与天上的28星宿相对应,形成“天人合一”的这种理念,通过展示来祈求平安、来祈求和谐、来祈求发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筑主体,按照“后现代”理论设计,造型包含了殷商时期高级宫殿建筑形象的基本要素,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装饰,引起殷商宫殿“四阿重屋”联想,雕墙和雕柱均使用了红黑图案,渲染出殷商文化辉煌的艺术效果。

所谓的“四阿”是指四面坡,“重屋”则指两重沿。四阿重屋,是古时高大的殿堂为了保护夯土台基和檐柱、土墙,同时不影响通风和日照以及屋盖高耸而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比较典型的有二里头宫殿基址等。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造型定位,采取殷商甲骨文、金文最富有哲理、最经典的建筑形象——象形文字的“墉”字进行设计,整体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

□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座全面反映、专题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字、文字历史、文字文明的专题博物馆,通过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反映了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丰硕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序厅,按照东西南北次序,分别展示了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中国书法史、甲骨文和少数民族文字的四面浮雕,顺序是自上而下,时代则由远及近,彰显着文字作为中华文明载体恒久的独特魅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中国文字发生、发展的文化史作为主线,用历代出土的文字载体、文物作为支撑,将文字书法艺术融会贯通,以文字的传播应用作为注脚,将文字历史、现代和未来汇于一堂,向公众全面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展览是由三个板块构成,一个板块就是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是核心板块;第二个板块是印刷术与信息化,实际上讲的是汉字的普及、推广和教育;第三个板块是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共有5个展厅,分为“字法自然”、“甲骨记事”、“钟鼎千秋”、“物以载文”、“说字传义”、“由隶到楷”、“信息时代”等15个单元,将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

(责任编辑:熊蕾)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