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康德:理论史写作的方法

2010年11月18日 15:10:31  来源:作者博客

《现代艺术与前卫艺术:理论史的发展》是我要用10年时间的写作计划(之前陆续贴在“艺术国际”网上的格林伯格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也是对我的论着《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的一个理论史背景交待和详细的注释。当然更重要的起因还是因为实在看多了当前批评界的写作每每拿着理论史上的某一两句话像最高指示那样地去用,还有就是拿着抽象而又大的概念去指责这指责那,好像这些历史性概念在他们那里都极具永恒性似的。因此,《现代艺术和前卫艺术:理论史的发展》中就是要还这些概论以历史阶段性特征,在这个写作中,过去和现在能触动我思维的那些理论(包括理论家,批评家,甚至策划人和艺术家的某些言论)现在都在“现代艺术”与“前卫艺术”的框架内予以批判性的回顾,如果这个写作计划能完成,当然算是我的一部 “黄昏之作”了,这项计划有些大,只能尽力而为,而且对我这个从事现场批评的人来说,这个写作有些超出了我的范围。

一、还原理论结构

《现代艺术与前卫艺术:理论史的发展》首先回顾的是康德的理论(不只是康德美学,当然我还会批判康德美学的变种——审美教),因为从罗杰-弗莱、克莱夫-贝尔到克莱门特-格林伯格都自己声称,他们的批评是从康德理论来的。我还会讨论康德与前卫艺术理论之间潜在的关系,当然不是与“审美教”的关系,而是如何反“审美教”的关系,这是一直是被忽略的部分,《杜尚小便器与形式主义批评及与康德理论的关系》只是一个开场白。

理论史写作,首先面对的就是文献阅读,每个理论家写作,都难免有笔误,有词不达意和用词造句有歧义的地方,所以阅读首先是针对他的理论主张,而不是某一个句子,如果离开了他的理论主张,而只看到一两句话就当着他的至理名言来引用或者反对,就很容易偏离原作者本人的立场,甚至曲解原作者的意思,更不用说对原作者的论述做出积极的回应了。关于这一点,康德在1787年《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中还特地作了一个说明,他说: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