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印象文化”=城市印象吗?

2009年12月08日 09:16:5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北京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认为,城市打造的“印象”实景剧,运用了舞台、灯光、影视技术等声光电手段,对自然空间做了最现代的诠释,这的确是一个突破。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各个城市如果都以同样的手法去打造,可能会造成仪式化、空心化。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人为与自然的选择积淀形成的,是城市演变的浓缩,文化建设可以轰轰烈烈,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内在厚重的人文底蕴。

城市营销应另辟蹊径

目前,中国城市的经营者们逐渐认识到,全方位多角度地建设、提升城市文化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舍本求末的城市营销策略中,在缺乏主旋律却又雷同的城建模式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番:城市是否站在了正确的起点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认为,城市特色的根源是其文化的特色,而建立城市特色需要以该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为基础,不同的城市应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但保留并发展各自的特色确实是城市发展中的共同原则。如今,大部分城市在提倡口号,这说明城市的卖点没有凸显出来,一个城市不仅要培养自己优秀的价值点,还要把优秀的价值表达出来,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传播出去。所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实事求是,通过确立城市始源来找准城市定位、弘扬传统文化,以确保城市自身的特色是城市发展必须尊重的法则。

“城市营销应体现出差异化。应该利用城市现有资源优势,认清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并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赵弘建议,将城市文化传统线路进行改造升级,把民俗、节日和庆典等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文化线路中去,提高人们的参与性,以此来增加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城市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不论怎样,‘印象’现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它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了对传统演出的突破。因此还会在一定时间内‘火’下去。然而,这种超大规模的印象艺术是一柄双刃剑,有可能带来负面作用,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在经济建设中,我们的一些地方已经品尝了破坏生态酿成的苦酒,在文化建设中,一定要避免这一现象的重演。”阮仪三强调。

(责任编辑:吕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