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陶瓷文化 > 新闻动态

王晓辉微水墨艺术展中国美院美术馆展出

2014年08月29日 10:20:41  来源:艺术中国

2014年8月27日上午,“零距离:王晓辉微水墨艺术展”在位于杭州南山路218号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是今年继济南、上海等城市之后,2014王晓辉微水墨全国巡展的第五站。王晓辉的本科、研究生阶段均在中国美术学院求学,并且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另一个展览“罗曼•西格纳——影像与电影(1975-1989及现在)”同时开幕,“微水墨”对话“微影像”,因此本次展览呈现出特殊的意义。

这次展览展出王晓辉的“微水墨”作品178件,这些作品大多宽不过10厘米,长不过20厘米,虽尺幅不大,题材却包括肖像、场景人物、山水风景等,包括万象。这些作品是王晓辉多年来行走写生的记录,小尺寸画具容易携带,随时都可以开画,经过多年的自我磨砺,对水墨与宣纸的得心应手使他任何时间、任意场景都可以入画,每一张作品都记录了真实的生活,方寸之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国辉是王晓辉1989年重回浙美读人物画研究生的导师,在开幕式上他说,当今画坛中国画创作越来越大,内容却越来越空洞,流行着“假大空”的风气,王晓辉的微水墨系列虽然尺幅不大,却充满着真情实感。现在很多画家都拿照片来创作大画,而王晓辉的这些小作品都是现场写生出来的,这非常难能可贵。他在接受采访时还谈到对王晓辉的印象: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甚至到“主观”的地步,他画小画时很多人不看好,但他坚持着走过来,今天已经初见成果,得到大家的好评。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作为王晓辉的师兄,则从两条历史线索梳理了王晓辉今天呈现出作品面貌的原因,一是他1985年入学浙江美术学院,那一年发生了中国当代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85’美术新潮,这为王晓辉后来不固守传统,兼容博收,进行多重探索,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就是王晓辉的素描,他上学期间下功夫研究“极素描”和“泛素描”,这为王晓辉的水墨造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他提到在今天大多数的展览中已经很难见到具有学术研究性的作品,但这次王晓辉的作品一看就有很浓的学术气息,他一直虔诚地进行着学术探索,这对于当今的艺术教育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在“零距离:王晓辉微水墨艺术作品展”开幕的同时,“罗曼•西格纳——影像与电影” 在中国美院美术馆的另一半空间开幕,罗曼•西格纳被称录像艺术之父,对中国录像艺术有巨大影响,这是这位76岁的老人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个展。他的录像作品大多在3分钟以内,也可被称为“微影像”。同一个美术馆内“微水墨”与“微影像”的对话显得颇有意义,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杨劲松说这是一个有意识的策划,在他看来这不仅是水墨与影像的对话,也是手工与机械的对话,东方与西方的对话,这让西方文化看到,中国水墨并没有因为千百年不变的工具而限制住自己,反而不断探索到一种自由的境界。

当下社会似乎是一个“微”的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但研讨会上,王晓辉说自己并不是追随这个时代而取此“微水墨”主题。他一直追求水墨画的语言创新,过去追求中国画的视觉冲击,毕业展时曾画水墨头像高达3米。但他对于中国水墨画人物造型问题的解决一直不甚满意,为了便于学术探索,同时也使自己更放松,他开始尝试画小画,没想到一直坚持到现在。同时小画便于携带,可以走到哪画到哪,于是这些作品也成了这近十年来王晓辉行走足迹的记录。2013年,他在山东微山湖写生,要出一本画集,当时取名字的时候把“微山湖水墨”几个字进行简略,偶然得到今天的“微水墨”。就这样一个巧合,想不到不仅非常切合近年来的艺术探索,同时也抓住了时代精髓。

在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看来,“零距离”意味着观众与画作之间进行无障碍阅读,画家自由轻松的心态使观众很容易与画作建立起沟通渠道。在现场看来,这些作品确实也到了美院学子及社会观众们的喜爱,他们在作品前仔细观看,或拍照留念,或会心一笑。“微”不仅代表画家更关注社会中普通的角色,更自然地表现出画家的真实性情,也代表着水墨艺术的学术探索更应切近大众,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9日。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