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拍卖 > 业界动态

张大千《太华云山图》亮相北京东正秋拍书画专场

2014年11月12日 11:09:5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张大千(1899-1983) 太华云山图

纸本立轴 1934年作

93×30.5cm 约2.6平尺

展览:“木扉藏中国书画展”,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1954年8月21日-10月23日(EXHIBI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MU-FEI COLLECTION,FITZWILLIAM MUSEUM,CAMBRIDGE,21 AUGUST TO 23 OCTOBER 1954)。

出版:《Painting as a Recreation in China——Some His-pi in the Mu-fei Collection》P48,The Chinese Univercity of Hong Kong,1973.

著录:

1、《木扉藏中国书画展展览图录》P18,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1954年。《EXHIBI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MU-FEI COLLECTION》P18,FITZWILLIAM MUSEUM,CAMBRIDGE,1954. 2、《Painting as a Recreation in China——Some His-pi in the Mu-fei Collection》P34, The Chinese Univercity of Hong Kong,1973.

备注:

1、周肇祥上款并题签。

周肇祥(1880-1945),字嵩灵,号养庵,又号无畏,别号退翁,室名宝觚楼。浙江绍兴人。1917年代理湖南省省长、湖南省财政厅厅长。1926年至1928年2月任故宫古物陈列所所长。工诗文,精鉴藏,通文史。

2、郑德坤旧藏。

郑德坤(1907-2001),号木扉庵,福建厦门人。燕京大学硕士,哈佛大学博士,历任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师从顾颉刚、容庚等名师。著有《中国明器》、《四川史前考古》、《中国考古学》等。

3、伦敦苏富比2007年秋拍lot96。

1925年冬,大千离开上海赴北京,居汪慎生家,由汪引介,结识了北京国画界诸多名流;张大千与周肇祥由此定交。张大千当年在陈半丁家最有名的“石涛造假逸事”,也正是由周肇祥向在席介绍的这位石涛研究专家。1937年,于非闇应故宫古物陈列所钱桐的邀请,张大千与周肇祥、汪慎生等人一起创办“国画研究馆”并担任导师。

在北平画坛最活跃、最热闹的一段时期,张大千等人成立了一个“转转会”,共有12人,其中就包括周肇祥,其他分别是:溥心畲、齐白石、陈半丁、俞陛云、陈宝琛、于非闇、溥雪斋、傅增湘、徐鼐霖、成多禄。这个“转转会”类似于“艺术沙龙”的组织形式。他们商定在每个星期日举行活动,由会员轮流做东,聚会时大家赋诗作画、鉴赏评论,以此促进彼此间在艺术领域的借鉴和提高。特别是在于非闇写的《南张北溥》一文发表后,引起了画坛上很大的轰动。

大千《太华云山图》作于1934年8月,大千与仲兄善孖同游华山写生,后寄奉周肇祥社长。1935年春,张大千与其兄张善孖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办“张善孖、张大千昆仲联合画展”,在此之前,张大千的作品已在日、朝、法、俄展售,名声初具,但在北平还立足未稳。当时的北平,画界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周肇祥领导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和金开藩领导的湖社画会影响最大。

作为赠给当时画坛领袖的画作,大千丝毫不敢怠慢,本幅近景着湖蓝、浅绿、赭石写房、写树、写石,简笔勾出山石险奇。远景着重彩并染金色,用点线勾出山势轮廓。中景染白,用细线勾出云彩轮廓,如神来之笔,正如大千所谓“出云弥漫,下界荒白,平布旷极”,“清风徐来,云波乍卷,如龙首鱼脊”。再加之近百字四行小行书落款,恰好将整幅画面融为一体,气脉全通,一幅空灵气象,如临太华仙境。

此作赠周养庵后,其自题签条“张大千没骨法太华云山”,后由香港著名学者、收藏家郑德坤先生所得,并参加1954年剑桥菲兹威廉博物馆的“木扉庵”藏中国画展,1973年又出版在《木扉庵藏画集》中,可谓来源有序,是不可多得的大千早年写生佳作。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