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毛主席去安源》名画背后的故事

颜菁/文
2009年11月23日 14:15:19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刘春华艺术专栏  

此后毛主席着作出版办公室演变为北京市出版局,刘春华在那里待了10年,也做了近10年的领导工作。1971年上级调他进出版办公室领导小组,级别待遇相当于副局长。可任命下来了几个月他都不接受,办公室不搬,开会不去,“我不想干行政工作,我还想从事自己的美术专业。”后来还是周总理找他谈了话,他才答应了。

“一次活动上,周总理当着北京市一把手吴德的面问我,让你参与一些行政工作你不愿意做,是吗?我说是。总理又问我怎么想的,我说我想搞专业。总理给我讲的是大道理,说我应该参与领导工作,这是工作需要。他让我百分之五十参与行政工作,百分之五十搞创作,还要吴德同志保证我。我怎么还能跟总理讨价还价呢?”

绘画是刘春华从小的兴趣,也是他立志终身从事的事业,尤其在画出一幅凡响巨大的作品后,如果不再继续创作,自己究竟算干什么的呢?他觉得自己对党对人民没法交代,这种复杂的情绪说不清道不明。

单位给刘春华配备了一间独立的大办公室,同时兼画室。可往往正画着就要放下笔去开会,开的时间短还能继续,有时一个猛子扎下去,出去十天半个月都回不来。等再回到办公室,笔干得拿稀料都泡不开了。没有整块儿的时间,油画实在画不下去了,刘春华就选择了相对方便一些的国画,之后30多年来就主要画国画了。

画画的人,三天不练手就生,如果要创新还要进行反复地实验。尤其是中国画,要求手头的工夫很高。几十年来的行政事务,刘春华画画一直处于业余状态,只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因此几乎没有休节假日的概念。他认为自己应该画,而且应该画得不错,尤其当他做了北京画院的院长,“如果拿出来的作品不像样,怎么说得过去呢?”

因为保存条件不理想,冬天干燥夏天潮湿,画布在反复地膨胀收缩中开始皲裂了,刘春华很心痛,意识到画在自己手中并不是它最好的归宿

(责任编辑: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