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深思远瞩的学者画诉求

在潘公凯作品前沉思

薛永年/文
2009年12月07日 16:38:4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潘公凯艺术专栏  

画这种画,需要画内本领,更需要画外功夫,特别是贾又福先生所称的“宏观探道”功夫。要有哲学的探寻,天人之际的追问,历史的深思,世界格局的分析,中西文化的比较,国画边界的动态把握。因此纯粹以画为业者很难臻于此境。记得十年前看过一本爱因斯坦的书信选集,其中一封与某位青年朋友讨论治学目的,大意是说治学为的是追求真理,不在于仅仅获得就业技能。在大量发展实用性人才的今天,爱因斯坦的认识也许被看作太理想化太书生气了,然而职业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就社会的整体需要而言分工无法避免,但从业者的眼界一旦被职业边界所限,就容易窒息整体把握世界的精神和个人本质才能的全面发展,更何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终极关怀?无可回避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性极强,中国文化的思维恰恰是整体的思维,艺术家无疑又要整体地把握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不仅需要娴熟的技能,尤要具备在整体中把握局部的洞见,为此高明的艺术家总要有深邃的思想,深厚的学养、超越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在古代,以画为余事的文人画要求与此接近,在当代,近年提倡的学者画与此有关。潘公凯先生的绘画应该属于适应了新时代要求的学者画。

近年来,有识见的美术教育家都在提倡培养学者型艺术家,我看倡导造就学者型艺术家,也就是强调学艺相成,强调摆正人品与学识、道德与文章、思想与创作的关系。我们不少美术史教师,开始对于在院校中探索培养学者型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博士研究生都不大理解,感到时间太短,任务太重,难于规划训练两种思维并举的课程,没有宏观地从培养新型的有较强思想能力有文化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学者型艺术家的角度去思考。两年前,潘公凯不容置辩地要我担任以培养这类博士生为目标的负责工作之后,我才渐渐地明白他高瞻远瞩的良苦用心。现今,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科技文明飞速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较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和感官享受,然而商品价值的极端追求,功利效益的精打细算,快餐文化的流行,感官审美的时尚,人与自然的疏离,生态环境的破坏,网络的信息污染,却也导致了不少人内心世界的浅薄、空虚、苦闷、无助和精神家园的失落,甚至也反映到学子的重艺而轻学重技而轻品上来。鲁迅曾经指出:“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我们要求的美术家是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我们要求的美术作品,是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数。”实际上潘公凯培养学者型艺术家的理想,正是鲁迅思想在新世纪的继承与发展。

虽然,学者画的题材领域是广阔的,并不限定于花卉山水,可供学者画家驰骋的美术品类也是广泛的,更不限于中国画一种,但培养学者型艺术家却有着共同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公凯的创作,还是他的理论与教学理念,其中贯穿的价值信念、理想追求和在不断奉献过程中实现审美超越的自我完善之理论认知与躬行实践,一旦被广泛认同,在当下和未来的积极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所以要衷心地感谢他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祝他的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吕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