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书道千秋

——读《论书断语》偶感

王国祥/文
2009年11月26日 10:56:5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李铎艺术专栏  

得到《论书断语》一书,我如获至宝。悉心展读,爱不释卷。在由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组成的李铎语录的诱导下,我如饥似渴,翰逸神飞。

  在《论书断语》中,我感悟到李铎老师的书海人生。其中有读临法帖时的感悟,实践后的心得,前人成果的升华,以及独辟蹊径的创造。其语,言简意赅;其义,入木三分;其心得,如数家珍。实乃是博览群书的结果,善于总结的结果,推陈出新的结果。得之嫌迟,读之恨晚,品之书道千秋,用之度书金针。

  师曰:“余于人论书,常提及临、立、变、创四字。临者,师以法书碑帖,求其形神俱像也;立者,得帖意之神,为己所用,以奠根基;变者,涉取诸家,化而为用,不囿成规,渐具风貌;创者,融会贯通,取精用宏,寓学养于点画之中,得风神于笔墨之外,遂自开一格,卓然成家。盖学书之道,吾以为无出其右焉。”感曰:“临、立、变、创”,乃学书之道。道,系统也。临帖先敬帖,敬则爱之,爱则为之。古人曰:“学不是读书,然不读书又不知所以为学之道。”道,规律也。真草隶篆,各领风骚,联系区别,奥妙无穷;道,联系也。任何一种书体与书风的形成,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诸如汉魏的古朴雄健,两晋的散淡俊逸,隋唐的恢弘森严,宋元的潇洒放纵等。道,承启也。如“书圣”王羲之,早年跟卫夫人学书,后改学众碑,创造新体。以至于其子王献之学,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也学。道,方向也。择帖,古人比喻为“立方选药”。取法乎上、墨迹为主、厚古薄今。读帖是观察、琢磨、背记,临摹是眼、脑、手三者并用的过程,其中认识、技法、训练强度兼而有之。法则是,先少后多,先大后小,先实后虚,先点画、后结构,先取神、后摄神等。道,运动也。费新我先生借用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指出了人贴于出帖的辩证关系,即入贴好比既入虎穴又得虎子;出帖是得了虎子,还能退出虎穴。“变、创”的根基是综合修养,内涵是字在功外。又如师曰:“字之形制、体势,古往今来,恒有定则,相对稳固,不容移易,可视为‘常数’。然书者功力、性情、气质、悟性、学养以及环境条件,缺千异万别,当为‘变数’,‘变’以‘常’为本,‘常’以‘变’为新,书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变中取逸,可得万化之趣。成如书谱云:‘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乃真言也。”

(责任编辑: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