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要闻

一场展览,看中欧艺术文化交流

2018年07月11日 16:13:14  来源:美讯网

「中国风」(Chinoiserie)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此风格起源于十七世纪,在十八世纪成为风行全欧洲的国际时尚并表现在各种艺术类型上,包括建筑、绘画、雕塑、织物、陶瓷、漆器、金银器、家具等,并在各地发展出不同特色。「中国风」中所指涉的「中国」包括以中国为主体的东方世界,日本,甚至印度和东南亚也涵盖其中。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中国风」的盛行,体现了当时欧洲对于中国(以及其所代表之东方)的强烈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在当时的中国对于欧洲同样有着强烈的兴趣,透过耶稣会传教士所带来的科学知识和艺术技艺,在十七、十八世纪的中国同样兴起着一股或可称之为「欧洲风」(Europerie)的艺术风格,而「交换视角:一六六九年至一九〇七年间的中欧交往」特展所探讨的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1.jpg

  清人绘 女子弈棋图贴落 汉堡民族学博物馆藏

  此件作品原来是装饰在圆明园西洋楼里的贴落画

  此次展览展出的一件由汉堡民族学博物馆(Museum fur Vuolkerkunde Hamburg)所藏的《女子弈棋图》,是欧洲博物馆收藏中少见的「贴落画」,画面以西洋油画技法描绘三名仕女身着西洋华服,在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空间内弈棋娱乐的场景,后方一位奉茶的侍女亦身着欧洲服装。此件「贴落」作品与故宫博物院所有的「贴落」作品皆不同,据说原来是装饰在圆明园西洋楼里的贴落画。此作品上一次展出是在一九八五年西柏林「欧洲与中国皇帝」特展,距今出已逾三十年,于此展重新面世,实在难能可贵。

2.jpg

  清 伊兰泰 圆明园铜版画(二十开选一)

  柏林国家博物馆艺术图书馆藏

  铜版画自十五世纪欧洲发明以来,除了应用于印刷之外,艺术家亦以此为媒材进行创作。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于一五八三年至中国传教并将铜版画传入中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铜版画图像自十六世纪下半叶已传入中国,但中国一直要到十八世纪才开始尝试这项技术。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受罗马教廷委派到中国传教,于康熙四十九年抵达澳门,随后北上京师。在其访华十三年间,除了以画师身份在宫中供职外,还在宫中首次实验印制铜版画,约于康熙五十二年成功制作了《避暑山庄三十六景》铜版画系列,此为中国铜版画之始。此展亦展出了艺术图书馆所藏由清宫画家伊兰泰所制的全套《圆明园铜版画》系列。

3.jpg

  清 韩怀德 牧林特立图轴 柏林国家图书馆藏

  值得注意的是,铜版画的制作技术在中国有着断裂的历史。除了康熙朝的短暂尝试之外,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随着马国贤的离华,铜版画在清宫一直要到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开始制作《平定准噶尔回部战图》铜版画时才重新复苏,不过该系列铜版画是送到法国镌刻的,可以说马国贤当时进行铜版实验的成果完全没有保留下来。清宫造办处首次自制镌刻的铜版乃是于乾隆五十年(一七八五年)所完成的《平定两金川得胜图》铜版画系列,距离马国贤于康熙五十二年所完成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已有七十二年,约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时间。

4.jpg

  一六一一年 亚伯拉罕·布洛马 动物系列版画之牛

  然而,民间的苏州版画却以木刻版画的形式模仿着欧洲铜版画的风格。过去学界往往以苏州版画中透视法的使用作为其受西洋影响的证据,此次展出的一件由柏林国家图书馆所藏的韩怀德《牧林特立图》,却是前所未见的苏州版画形式。根据研究,其范本来自于十七世纪荷兰艺术家亚伯拉罕·布洛马于一六一一年所创作的《动物系列》版画,为苏州版画受西洋影响找到了确切的证据。

5.jpg

  清 西洋人物纹盘 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馆藏

6.jpg

  清 仿迈森风格茶壶 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馆藏

  在中国与欧洲的交流历史中,荷兰商人与东印度公司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此次展览中展出的十八世纪描绘有荷兰人形象的中国贸易瓷,便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自十七世纪起向中国陶工特别订制的「高级订制瓷」。这些被视为带有异国风味、珍奇的中国陶瓷吸引了欧洲顾客的目光,虽然自一七一〇年起,德国的迈森(Mei?en)窑厂就已成功地烧造出瓷器,但欧洲市场对中国陶瓷的需求却没有减低,中国的陶工也不是省油的灯,至迟在一七四〇年左右就有模仿迈森瓷器的作例出现与其竞争。十七、十八世纪,中国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奇幻的国度,同样中国也对欧洲充满好奇,中国文人书桌上的砚屏等各种制品上都描绘着欧洲人的图像。这些制品一方面销往欧洲,一方面也满足了中国本地顾客对欧洲的好奇。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