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新闻动态

徽派艺术的流光碎影

2009年12月07日 14:29:39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新安画派独秀天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归功于徽商。徽商不仅提供经济基础,也重视教育,崇尚文化;其次,优美的山水,尤其是黄山与新安江,如同天然的山水画,为画家提供了“外师造化”的素材;徽州制作的优质的文房四宝,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中国的哲学思想一向视自然为一大生命,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寻求自我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新安画派坚定不移奉行此理念。新安画派的创始人是僧人渐江,他第一个提出写生的理念,主张师法自然,“敢言天地是吾师”。他与查世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

渐江是画黄山的第一人,他“搜尽奇峰打草稿”,有画黄山的作品60幅。《黄海蟠龙松图轴》是其代表作。画面上,半株受尽风雨摧残的虬松,断臂残枝盘绕倒挂而下。痕迹累累,却不失倔强,欲腾欲飞,犹如得气而生。整个画面洁净无尘,静穆超然。到了近代,徽州画家更是层出不穷。当时沪上知名的画家中,仅歙县籍的就有虚谷、吴鸿勋、黄宾虹、汪律本、汪声远等。在这些画家当中,堪称一代宗师的当属二人,一个是虚谷,“海上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另一个则是被称为“北齐南黄”的黄宾虹。有人曾这样评价黄宾虹的画:“若论才情之旺盛,黄宾虹不如齐白石;若论思想之谨严,黄宾虹不如潘天寿;然而,要论体悟之深邃,则谁也不如黄宾虹。”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深层次文化背景正是徽州给予的。徽州一直有感悟自然的传统,徽州美丽的自然环境,更容易让人悟到自然的本性。

以刀代笔韵悠长

篆刻,通称印学,是一门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造型艺术。徽派篆刻始创于明代嘉靖年间。创始人何震的篆刻风格古朴端庄,刀法、结构都有独到之处,与着名篆刻家文彭并称“文何”。后起者,如清初的程度邃、马慰祖、胡长庚、汪肇隆等,大胆地在刀工、结构上加以革新,喜用大篆入印,古朴整洁,别出新意,具有启迪开宗的作用。因四人都是歙县人,合称“歙中四子”,堪称徽派篆刻的主要代表。

徽派篆刻是徽派图形文化中的奇葩,在中国篆刻史上确立了独特的造型艺术地位,开辟了文人自篆自刻的制印风气。在创作方法上,徽派篆刻家们开创了切刀和边款单刀雕刻技艺。他们强调篆刻家必须精通篆字原理,关注篆字造型的表现形式,从而成为传统文字图形和印章图形中珍贵的艺术瑰宝。

在我国雕版印书史上,明代徽州刻本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徽州自朱熹之后,文风渐开,学风渐炽,读书之家日见增多,而藏书之风又往往是刻书之风的先声。随着徽商崛起,刻印书籍成为获利丰厚的时髦行业,徽州成了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徽刻图书门类齐全,有古籍、文艺书籍和普通实用读物,内容广泛。徽州书商遍及大江南北,伴随书商而问世的刻工更是数不胜数。

据周弘祖《古今刻书》记载:徽州刻书最多者要数歙人吴後学的师古斋,他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四十四种,二百零四卷,刻经史子集数百种。

一支红烛照千秋

2006年,徽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徽剧和徽调、徽戏、徽班、京剧之间是何关系呢?“徽调”是清代在安徽形成的、徽班演唱的戏曲声腔,一般称为二黄腔,包括吹腔、拨子、二黄等腔调。它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流传于徽州的戏曲音乐元素,但形成地不在徽州,而是在安庆的枞阳、石牌一带。安庆艺人将徽调带到徽州,在徽州流传后,再由部分艺人传唱而保留了下来。安庆艺人又将它带到扬州,成为“花部”声腔的一支。徽商蓄养“花部”戏班,吸收了安庆艺人加入,徽调也随之成为徽班受欢迎的声腔;徽班将它带到北京后,与湖北来的楚调相结合,逐渐演变为京剧的主要声腔——皮黄腔。

(责任编辑:吕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