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李金泰:中国书法自楚简始

——论楚简的书法史意义

2010年12月30日 11:37:3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李金泰艺术专栏  

1.jpg

楚人在楚简的书写中,对于点画的处理,几乎已经达到了从心所欲、涉笔成趣的境界。考察甲骨文、金文、楚简,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笔画的点,只能是毛笔书写的产物。甲金文字无点是因为它们没有毛笔的书写;而楚简产生了点,恰恰是因为毛笔的挥运停驻,奇姿妙态的点才有可能诞生。两千多年前,那些楚国的书生们,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毛笔在楚简上漫不经心地轻轻一点,就“点”出了中国书法的半壁江山!我们常常说书法是点线的艺术,线的质感、力度、韵律等等,必须要和点的重量、节律、形状、方向等等相映忖,相补充、相和谐,书法才有生命,艺术才臻上乘。即使是线条挥运连绵不绝的狂草,谁人敢稍微轻视一下点画的功用呢?君不见,书法大师黄庭坚不就是在旭素之外,另辟蹊径,特别着意于点画的经营,依靠着“黄氏点画”构成的轨迹,登上了草书艺术的又一座高峰吗(见图六)

7.jpg


(五)

我们说中国书法自楚简始,还在于楚简的艺术性,她向人们展示了一片包罗万象的笔墨世界:率意流畅的点线挥运之美,生动活泼的形体结构之美,奇肆博大的生命气韵之美。

书法的本质是艺术性,艺术必须诉诸形象。毛笔简单地划几笔,写几个字,那不是艺术。前书法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毛笔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墨迹应该是商代白陶墨书“祀”(见图七)。它可能具有某种审美价值,但不是书法。甲骨文是刻,金文是铸。有人推测某些甲骨文、金文是先书后刻后铸的,这从那些残存在甲骨片、青铜器皿上的朱书遗迹上可以知道。不管甲金文字是先书后刻后铸,还是一步到位直接刻铸,那个时代用毛笔在器物上写字应该不是个别现象(这也就解释了楚简书法源头有自,传承有序了)。不过,这种“书写”只是刻或铸的一个中间环节,而书法的书写,必须是“一次性的书写”(邱振中《神居何所》)。

1.jpg

之所以说楚简是书法,不完全是因为它巨大的量,更重要的是它的质。楚简以其巨大的量的存在保证了其质的品位。楚简的众多写手(他们应该是那个时代的无名书家)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向后人展示了各自不同的美学风格和艺术个性。楚简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的“写字”,进入到艺术层面的“书法”。它用自己的伟大实践表明,前书法时代结束了,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时代来临了。它再也不是小家碧玉,不是偶尔为之;作为全新的艺术形式,它完全是自觉的,普遍的,必然的。八千支楚简究竟是多少书手所为,我们无法确知。单就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所载三篇文章来看,其体例、风格完全不同,显系三人所为(见图八)。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十五册,虽出自郭店一墓,但“从字体、笔锋的书写风格来看,这批竹简由多人书写而成”(见《郭店楚墓竹简-概说》)。即便是一篇文章,也有可能是多人所书。古文字学家们根据书手的不同书写习惯(如“也、其、心、之”等字的不同写法)对相关简文重新检核审定,在文字的识读和竹简的编排诸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量变引起质变。正是大批书手的存在,楚简的书法才有可能达到如此高超的艺术水平。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