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

2009年12月10日 09:47:09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道家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人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老庄”。老子是道家的宗师,又被后来的道教奉为教主;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载体,到了唐朝,因为李世民要和老子攀本家祖宗,就大力提倡道教,《老子》被称为《道德经》;到了唐玄宗时,《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成了道教的必读经文。《老子》一书,原着不过五千言,《庄子》一书也不过三十三篇,有人说,它们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告诉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庄,近代以来,许多外国人,包括近如日本、韩国,远如欧、美,乃至于大洋洲的人,也都喜欢研究起老庄来了。那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足鼎立之一足的道家哲学,对艺术设计有没有影响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道家哲学对艺术设计的深刻影响。

一 老庄哲学思想成了“包豪斯”的必修课

 

我们知道,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是迄今为止最受推崇和肯定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典范。全世界对包豪斯的设计理论和艺术教育方法都赞不绝口。从中可以找寻到对我们今天的现代设计和艺术教育,有某种指导意义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包豪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中国的老庄学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应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去。

 

包豪斯的创办者兼校长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在包豪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在格罗庇乌斯最早聘任的形式大师中,有一个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就是瑞士画家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英国人弗兰克·惠特福德(FRANK WHITFORD)在他的《包豪斯》一书中,对约翰·伊顿作了这样的评价:“尽管他肯定不是最优秀的艺术家。他有一些奇异的信仰,是一位异常明智的教师,也是圣人和吹牛大王的古怪混合体。”据他后来的同事罗塔·施赖尔(LOTHAR SCHREYER)说,伊顿心理很有数,在艺术教育领域里,他的见解是具有国际意义的事件。” 伊顿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师,他的主要成就是,设计并推出了包豪斯的初步课程。这个初步课程的首要目的在于,把每个学生内心沉睡着的创造潜能解放出来。这个建议被格罗庇乌斯采纳,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先学习六个月的初步课程,此后才能获准去作坊做进一步修习。

 

约翰·伊顿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其教育实践中,引进了老庄的哲学思想和道教的气功修炼。约翰·伊顿给学生讲中国的老庄哲学,经常引用《老子》“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类的话。要求学生在做专业训练之前,先要磨练自己的身体和意志,辅助手段是躯体拉伸、呼吸控制、沉思冥想。约翰·伊顿要求学生学习画中国山水画,让学生画山、画水、画树,要求学生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观察与诠释世界。上人体绘画课时,约翰·伊顿也大胆引进老庄的哲学思想,他不要求解剖学意义上的准确无误,而要求学生独出心裁地发掘与诠释模特摆出来的各种姿势。约翰·伊顿还经常引用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空间理论。伊顿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分为倾向精神表现者、倾向理性结构者、倾向真实再现者三种类型,分别加以不同的指导。这明显源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思想。

(责任编辑:吕子)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