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 > 业界动态

书法史话讲解:秦和秦以前的墨迹

2010年01月29日 10:45:3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先秦时期出现的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等大篆书,除了极少数几篇甲骨留下书写的残迹外,几乎清一色地属于隽刻的文字,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然而,在这股主流之外,书法的春风又暗暗地把秦和秦以前书坛的另一角给吹拂得碧绿碧绿。现有的出土实物如春秋晚期侯马盟书、温县东周盟书、战国楚缯书、战国青川木简,以及睡虎地秦墓竹及秦帛书等等,就是被春风吹绿了的几瓣绿叶。

侯马盟书是1965年年底在山西省侯马市出土的一大批用朱或墨书写的玉石文字,总数约有5000多件,其中可以识别出来的有656件。那书写的玉和石片既有圆形的、又有方形的、也有圭形的,形制很不规则。由于玉石文字所写的内容除了少数为诅咒和卜筮以外,绝大部分都是盟誓,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侯马盟书”,文字形态诡奇多变。侯马盟书和钟鼎文不同的是,钟鼎文是镌铸在钟鼎等礼器和乐器上的正统文字,而侯马盟书则是用毛笔蘸朱蘸墨直接写在玉石上的籀文(大篆)行书。它们一个文而典雅,一个野而奇姿,一个整饬严谨,一个放逸散漫,从而为以后解散篆书,由篆入隶创造了先决条件。此外,温县东周盟书和楚缯书的书体性质大致与侯马盟书相同,只不过楚缯书来的笔致更消瘦罢了。

从书法与文字发展史角度看,战国青川木简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其意义较之侯马盟书等,无疑要大得多了,这是因为他们的出土无可辩驳地证明,我国隶书的生命芽孢从战国到秦始皇时期,已经破土而出地降生到世上来了,而其中尤以睡虎地秦墓简为最有代表性。

(责任编辑: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