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杨建果:为情而造文

王镛/文
2015年05月04日 16:56:1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南朝文论家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刘勰主张作品抒写真情,语言朴实简约,反对文章伪造情感,辞藻浮华繁琐。

最近,我读杨建果老师的作品集《平常状态》,觉得他的绘画、书法、诗词和文论都是『为情而造文』 、『要约而写真』 ,抒写作者的真情实感,艺术语言朴实简约,意味隽永,耐人寻味。杨建果先生一九三五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下,受身为中医的祖父启蒙,自幼攻读诗书。一九五六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科,曾师从吕斯百学习油画,又受长安画派影响专注于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五年在长安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期间,已创作和发表多幅中国画作品。改革开放以来,他的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创作日益增多,日臻纯熟,已然成为当代名家。

杨建果属于学者型的艺术家,他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学养,诗、书、画兼擅,而且长期从事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和古建筑装饰史研究,他与其子杨晓阳合作的论文《中国古建筑彩画源流初探》曾获“重大学术创新成果特等奖” 。他的艺术评论立论鲜明,驳论尖锐,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艺术思想,也抒发了自己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执著情感。例如他写的《以形媚道,抒志畅神——关于中国画问题与某先生的几点商榷》,以驳论的方式立论,批驳片面推崇西方写实绘画、“模仿自然”的模式的观点,强调继承中国画“写意” 、“畅神”的优良传统和诗、书、画、印结合的文人精神。在他的《抒情的书法和书法的抒情——浅谈学习『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之我见(之一)》《雷霆万钧撼书坛——浅谈学习『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之我见(之二)》中,阐发了他对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独到见解,他把『达其情性』解作“个性的极端张扬”,把“形其哀乐”列为“艺术的最高境界” 。

他以毛泽东书法为例,说明艺术应该抒写真情,超越法度,而不应形式至上,泥古不化。他本人的绘画、书法、诗词创作,也都是他真情实感的流露。

收录在杨建果作品集《平常状态》中的绘画作品,包括《写生篇》《传统篇》 《山水篇》 《花鸟篇》 ,《写生篇》和《山水篇》所占篇幅较多。画家秉承长安画派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的宗旨,既重视传统,又重视生活,既临摹古画,又对景写生。写生又分为西画式的写生和中国画式的写生,前者注重模仿自然,写实逼真,后者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杨建果早年学习西画,他早期写生作品的透视、明暗,显示出西画式写生的印记,而后期写生作品更多地采用中国画式的简练线条勾勒,甚至直接运用中国画的笔墨写生,写生作品的构图、笔法、墨法均与山水画创作无异,这大概与他愈到晚年愈坚持日课、熟习传统、精研古法有关。他在传统和写生的基础上创作的山水画,既有传统的笔墨功力,又有自然的生活气息,更有画家的至情至感。他曾经引用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之一石鲁的论述:“从生活到艺术自有一番内功,非以模拟为能,如实如真。盖如实之实,小实也;模仿之能,小能也。而艺之为艺,乃在大真大实、至情至感上分高下,别浅深,辨邪正耶。”大真大实、至情至感也正是杨建果的山水画所追求的审美理想。他的山水画以他最钟情的秦岭、终南山为主要题材,那里是他生长的故乡,山雄云丽,水秀石奇,因此他面对家乡“力图把自己胸中的激情、记忆与感觉倾泻出来”。他酣畅淋漓的笔墨饱蘸胸中的激情,他随类敷彩或者说随意敷彩、随情敷彩的设色也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在他的笔下,无论纯水墨山水、浅绛山水还是泼墨泼彩山水,无论晨曦暮霭,还是春色秋景,境界都十分壮阔,格调浑朴、厚重而清新,一如画家豪放的情感和豁达的心胸。画家谙熟北派山水诸家的传统笔墨技法,还独创了一种类似“平”字形的树法,这种树法已成为他山水画个性的标识。他的花鸟画常写故里风物,朴实无华,寄托真情,别具一格。

杨建果的书法众体皆备,功力精湛,尤以篆书、行草见长。书法特长为他的山水画以书入画提供了笔墨根基。杨建果的诗词直抒胸臆,不拘格律,近似古体诗,也有新体诗,属于典型的为情而造文。诗词修养开拓和提升了他山水画的意境。诗、书、画一律本来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普遍要求,而现代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微,当今诗、书、画兼擅的艺术家已寥寥无几,像杨建果这样的艺术英才犹如凤毛麟角,弥足珍贵,特别值得我们敬佩和推重。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华书画家杂志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