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优雅形式与现代意味

——识孟祥军的人物画

潘欣信/文
2015年02月09日 10:49:1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孟祥军是当代青年一代人物画家的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新明丽的精致优雅,而在画面的形式之下,传递出思虑、怅惘的意味。清新明丽说的是画面给人的直观感觉,在我看到的他的一些作品中,他多通过将人物处置于一种绿、蓝为基调的冷色调里,来获得这种感觉。而潜藏在这些作品背后的更重要的东西,是一种当代审美情趣。他以青年艺术家特有的敏感,在直面自己的生活中,感受、酝酿并表达出了他的所见、所思。

孟祥军的作品无疑是新潮的。因此,这一新形式、新意味的意义,不仅代表着他的个人情感,也反映着他所在时代的价值体系的变化。面对孟祥军的画,我更愿意相信,这一代年轻人物画家的作品,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所呈现的表象,而是已经超越了特定的审美境界、语言范式、技巧,带着生命冲动的实际状态,真切地感到自己存在于这个活生生的时代之中。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传统”是艺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过分强调回归“古意”和对艺术语言的高度纯化,就掉入另一个陷阱,背离了艺术创作的初衷:艺术家当代情感和自我激情消匿无形。当许多人把齐白石“青藤门下为走狗”的自谦,当成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当代艺术的“当”字便不复存在,成为当代的“古代艺术”。伴随着中国社会在近10年左右跨越式地巨大发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剧烈变动的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事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传统与未来的冲突,摩登与古典并存的混杂,由此带来的文化反思中的新奇、彷徨与忐忑,正是艺术家创作最好的心灵素材。而在寻找“传统净土”的画家群体中,这一切都在创作中被淡化了。

好在,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欣喜地看到,世纪交替之际,10年左右的时间里毕业于美术院校的一批勇于探索的新秀,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画坛脱颖而出,创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表现图式、新意味。孟祥军,就是这一代青年中国画家的杰出代表之一。这是一批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得益于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他们经历了严格中国画传统技术训练,有着良好的功底和对于传统的认识。他们与他们年轻老师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放轻了“传统”的包袱,怀着艺术的真诚直面当代社会真实。在这真实之中,孟祥军所描绘的,是当代社会中时尚优雅,又似乎淡淡忧伤的侧面。就我所看到的,居多的是带着思虑的优雅女孩形象。在这些作品中,不同形象的女孩传递出的是同一种韵味:一种处于美好年华,有一丝超然物外,而又对不确定未来的一种忐忑期待的情绪。他通过描绘一个个青春少女,展现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巨变的社会情境之下的当代趣味。而且这种意味的表现语言是现代性的。当然,这意味的取得,是因为他们站在他们的老师一代,尤其是中国画坛60年代一代的肩膀之上。只是,相比较而言,这一代“孟祥军们”,更勇于直面内心:感受生活但不停留于此。他们擅长借助客观对象,找回直觉。这种可贵的直觉,并不等于我们日常看到的理性的生活真实,而是通过激活和发掘自身的感受,完成内心情感的抒写。这样的作品,是每一个注重现实感受和思考的观者所喜爱的。就画面的具体表现,如色彩的大胆运用,色墨的调合有度,中国书画传统的笔墨技巧与现代意味的表现的融合等等,在孟祥军的作品中,都有诸多的可圈可点之处,这是毋庸讳言的。活生生的现实之所以可以变成艺术家笔下的审美境界,正是这些“技术”上的优势才能承载。

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过程中,人物画获得了跟山水、花鸟相比更长足的发展,这一论点已基本成为美术界的共识。而在中西艺术史比较的角度下,过去100年中国画实现了艰难的现代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是艺术语言的现代性问题,更是中国画如何在中国文化的本体内部,重新激发创造力的议题。在这个过程中,在古典时代并不占据中国绘画主流的人物画,无疑可以有一个打“翻身仗”的机会。以孟祥军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画家,以他们的敏感,和对新的生活理想的渴望和追求,通过他们的作品,体现出一个现代人理性思虑,对社会热切关注与感受,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效的开拓,已经标志一个时代新艺术意味的诞生。

当然,在我们讨论青年一代在人物画领域成就斐然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首先,这一新的艺术意味,远没有上升到绘画美学的境界,需要更有深度的作品和理论总结来证明;其次,在中国书画创作领域,相比较于山水、花鸟画和书法艺术创作“人书俱老”这样一种仰之弥高的艺术状态,人物画创作需要和敏锐直觉和艺术感受力,而这正是青年的优势。如何突破这一问题,争取更大的贡献,还有很长的艺术之路可走。我们期待,在某种时候,孟祥军可以创造出不仅是明丽优雅,而是能够创造出如同传统艺术那样的博大、深沉的“意味”。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