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融汇东西:画家关广志的艺术人生

2015年01月28日 10:33:2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关广志先生于1896年出生于吉林市,早年毕业于沈阳美术专科学校,1931年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深造,并且到法、意、德、荷、俄等国考察,于1935年学成归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国立北平艺专、辅仁大学、清华大学任教,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同时始终致力于艺术创作。1958年在其艺术发展的巅峰之时病逝。

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南李北关”的说法就盛传于中国水彩画坛。其中“南李”指李剑晨,“北关”指的就是关广志。,关广志既精通旧学、传统画法,又熟悉新学、西方绘画,回国后即开始向世界介绍中国京城文化,同时将西方水彩、水粉和铜版画引入国内,影响了一代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推动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美术的发展。

关广志的水彩画源于英国而植根于中国,其代表作品《玉泉山》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画面中心,逆光的秋树在阳光下金灿夺目,汉白玉栏杆和残垣断壁的影子透明而微妙,画面的背光部分层次丰富。在色调和色彩的处理上,关广志大胆地使用了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枯黄等对比色,将其和谐地统一在暖色调中,用色多而不乱、亮而不俗,其独创的“留色填空法”的运用使画面变化丰富而不失整体感,有面有线的用笔充分地体现出其深厚的国画功底。《玉泉山》作品完美地表达了东方意象,犹如一首金秋交响乐。

关广志一生致力对水粉画的东、西融合进行不懈探索。他摆脱了人们对水粉画的一般理解与定式,先在色纸或亚麻布上创作丰富的肌理,再勾勒白描稿,着色时使用透明与不透明两种颜料,从而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语言形式。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天坛祈年殿》、《中山公园》作品中厚重、沉着的水粉画法令人印象深刻。

关广志先生长于古建筑和园林风景的绘画题材,从构图上讲,以建筑为主体很容易造成画面死板呆滞的感觉,很多建筑题材,往往将建筑藏于山石树木之后。而他却勇于挑战难题,多次大胆地以建筑为画面主体,如:表现北京名胜的《故宫角楼》、《中南海双亭子》和《颐和园佛香阁》。他得心应手地运用了独特的技法,将中国古建筑的敦实与壮美表现的入木三分,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地呈现给观者,吸引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爱好者和海内外收藏家。

关广志还是中国铜版画的开拓者。在英国学习期间,他对铜版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归国时不辞劳苦地带回了铜版印刷设备,并且创作了一批精湛的古城风景作品。那台随他远涉重洋的印刷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捐赠予西安美术学院。

遗憾的是关广志的上乘之作多数流传海外,还有部分遗失。许多精品至今无缘面世,这是中国美术研究的一件遗憾之事。

“艺术家要诚守其内、雅发其外”是关广志在教育学生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品格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20年代的老艺术家陈师曾对年轻时的关广志颇为赞赏,赠亲手制作的铜墨盒一方,上刻题词“新篁过雨”;中央美术学院老院长古元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学习水彩画真髓,曾多次登门取经;;著名版画家李桦先生也曾向他求教铜版画技法,关广志将自己所之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启功与关广志在辅仁大学美术系共事多年,常在画业上切磋,相互尊敬有加;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授期间,关广志与梁思成、林徽音、吴冠中先生互相引为知己……1986年冬,老舍夫人胡絜青在一次出席满族画家展时动情地说:“我毕生尊敬两位北京画家。一位是恩师齐白石,另一位是水彩画家关广志。”

上世纪三十年代,关广志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与时任校长的司徒雷登、汉学家拉铁摩尔等成为切磋艺术的文友。他不卑不亢地阐述自己对东、西方艺术的看法,赢得了他们的由衷敬意。作为美术教育家,关广志重视直观教学、亲自示范,对学生毫无保留,故深受学生爱戴,而他“待人以宽去其隘,待人以诚去其诈”的为人信条也为大家所熟知、敬重。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