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众师友评价杨德祥

2014年11月21日 10:05:3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杨德祥艺术专栏  

看你的墨竹,就如同感受你的为人:正直奔放,豪情万千。你的画寓意很深,有内涵。在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的创新,与人不同。在这些墨竹作品里,处处彰显着你对深层哲理的思考和对入文精神的理解,这很好。——廖静文(全国政协委员、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杨德祥既然能把个人精神世界的东西,物化为物体形象,又能从这些客观具象的艺术表现中传达自己精神内宇宙的信息,这还不是以说明其绘画审美观念之深遂和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吗?还不是以说明他对上述规律已经到达自觉自为的程度吗?没有杨德祥其“人”品,就没有杨德祥的“画”品。那么,杨德祥其人,不也鲜明地站立在他的艺术作品上吗?  ——丁芒(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著名诗人)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孙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著名美术理论家)

杨德祥的雪竹,富于坚韧不拔的性格内蕴,也更具有灵动洒脱的笔墨意趣。随风飘舞的雪花和若隐若现的背景,成为他个性追求的标记。——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美术理论家)

20多年来,他研摹过文同、柯九思、夏昶、郑板桥、李方膺、蒲华等人画竹之作,又以颜真卿、徐渭、吴昌硕等人的书法用笔入画,自立门户。由于他出生于竹乡,在竹乡长大,与竹为友,结为知己,故画竹时,能够“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浓浚疏密,知长肥瘦,信手拈来,自尔成局。20世纪末新世纪初,中国匦坛冒出了所谓“日暮途穷”论、“废纸”论等奇谈怪论时,他沉着冷静,有胆有识,不受干扰,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以变为工,不与人同。——周积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理论家)

    在杨德祥的中国画中我认为墨竹超群,他擅以书法入画法,焦墨写竹,成竹在胸、落笔沉稳、所写之竹遒劲雄健,坚挺且有力度,竹枝形态展现出画家内在的阳刚大气。——左庄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

德祥老弟善画花鸟走兽、山水,有一段时间,画了很多虎的作品,令人关注。其实,他的竹画得最好,其法得自石涛和扬州八怪之遗韵,且有自己的发挥:巨石旁挺立的风竹,溪涧边摇曳的修竹,茅舍旁掩映之中的竹丛,还有雪竹、雨竹,皆能一一信笔写来,笔沉墨酣,颇为耐看。在我看来,德祥老弟手头有真功夫,有修养,不虚不骄,日后定有大的成就。——樊波(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理论家)

画家杨德祥笔下的墨竹,透映着一种坚毅感、刚正感和力量感。作为传统文化中影响广泛、向为文化人所称道的“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的“竹”,为古今许多画家所钟情。因为竹的蕴藉表达了文人的精神理想。郑板桥的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曾构成题跋的经典之一。杨君所写就的墨竹,张扬的精神与传统明显接轨,而艺术语言的表达,却有着自身的追求和个性化的表达:讲求劲健动感,紧扣聚散势头,并常常以浓墨焦墨写竹而让淡墨背景作铺垫,形成画面的审美层次。还可以提出来的是,作者除写竹外,兼擅山水画,张合有气势,显见传统、生活给作者的滋养。——丁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

杨德祥对中国花鸟画寄寓抒情特点有较深地领悟,与竹结友、以竹为师,睹竹生情,触景起意,灵感涌出,挥毫写竹,一股旺盛生命活力随笔痕墨迹呈现。他师造化,坚持笔墨与写意性(即传写性、倾泻性、书写性),创作出一批情景交触、笔墨交映的作品,如《清风雅韵》描绘风卷着飞雪,狂暴地扫荡着山野,风雪肆虐下的丛竹却咬定石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派“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的气节风骨;《末出土时先有节》、《抱节应无心》等都是以苍劲有力的笔线,浑厚华滋的墨色、深远丰富的寄托画出的雪竹意境,虽数枝片叶,却潇纸高风亮节,风雨霜雪,傲然屹立,画家以竹为题材,充分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使观赏者感受到一股浩然正气。——黄鸿仪(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著名学术理论家)

杨德祥初学花卉、走兽,以虎、竹名世。画风成熟后,选择了最能给予思想情感的墨竹和山水作为完善、精进画技的钻研对象。二十年春秋飞逝,杨德祥在精心研磨文同、柯九思、夏昶、郑板桥等画竹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用笔入画,并融入独特的乡土情思,自成一家。在当代画史上,杨德祥的墨竹还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付谷(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著名美术理论家)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