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用画笔留住回忆

刘大光/文
2014年11月15日 11:21:4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油画家王良武先生是我的老同学,在美院附中老同学间亲切地称之为老武,他可谓是一位奇才怪才,表演、朗诵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在绘画领域更是独树一帜,用一种常人之不能的独特画法展现了他的出众的才华。积二十余年,在夫人邱坚女士的理解支持下,他默默地画画,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用心灵画就了一批表现北京老胡同的珍品之作。画中的一街一巷,一屋一舍,从墙皮脱落露出小砖头的老墙;油漆斑驳的小院宅门;以至地上阶下一块块碎砖残瓦;都成了他作品中的角色。常人眼中也许并无美感,而在画家眼中却都像一颗颗珍珠,一块块宝石,在他的画作中闪现出瑰丽的色彩。绘画技巧的高超,对生活的热爱,成就了这有美丽生命的画作。

我是带着当时还在学美术的儿子去拜访老武同学的,一进门环视四周,就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老武与夫人都是搞造型艺术的,家中的氛围就给人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夫妻二人创作的几幅画作伴着葱郁的绿色植物;简单的几件家具,伴着屋角的一架钢琴,居间是一个画架,上面是一幅正在绘制中的油画,屋内陈设朴素高雅,一尘不染,仿佛进入了禅的境界,即使再浮躁的心在这里也会沉静下来。

 老武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展示给我们,如数家珍,对这些心血之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详细地介绍每一幅画中胡同的名称、位置、朝向,甚至邻近有哪些建筑都一一道来。我们屏息认真地品味着、欣赏着。最后他带着一些遗憾地说:“这些地方大多不存在了,即使留下的也已经面目全非了,旧时那种富于个性特色的,饱含岁月沧桑和历史沉淀的美,已经为当下光鲜陆离或整齐划一的面貌替代了。”我们皆有些默然,这是一种情怀,就像那老北京的炸酱面、豆汁、焦圈、辣咸菜一样,那样挥之不去,以至我们的眼圈都有些湿润了。观其画知其人,在他的画作中充满了一种对儿时亲切温馨的回忆,对旧日风土人情,对传统的胡同文化的深深眷恋。因为我儿时也在北京老胡同的大杂院中生活过,看到老武的画作,也引起了我的共鸣,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那不是一幅幅静默的画作,而是一位位向我们诉说贴心话儿的老朋友。

王良武先生的画有他自己一套业已成熟的、很独特的绘画技法,很朴素,没有虚张声势,一切是那样宁静、从容、祥和,就像是北京的老胡同一样,平易近人却又有其独具的美。他第一步用铅笔在白色底子的画布上准确地画出街巷房屋的透视线,他强调这是这一题材所决定的,必须正确地把握住的。然后就是确定大结构、大调子,分出大色块,要做到心中有数,之后直接调色由局部到整体一笔笔摆上颜色,几乎是一遍完成。这需要纯熟的技巧,也需要长期积累的经验。老武的画作色彩极美,这在我们同学和老师中是有口皆碑的。他特别重视大调子,又特别重视细节的精准,其中一幅高调子的画,充分地表现了胡同中充满的阳光,没有强烈的阴影和明暗对比,却让人置身于光的漫反射之中,让观者不自觉地眯上了眼睛,这是一幅需要对画面光感有很强的控制力的作品。另一幅表现雨后的画作,通过其冷调子让观者感到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顿觉凉意,似乎嗅到一丝老胡同雨后特有的那种带有湿土气的味道。老武作画是极其认真的,每一笔用色都干净利落、准确,笔笔之间都有变化,笔笔都在塑造形体,落笔似有神助,就好像用五彩石镶嵌上去的,连一个小小的砖块的各个残缺的面都用色彩塑造出丰富的变化,真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大的色块统一有序,小的细节部分也要精到,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远观整体统一,近观不空耐看,有感情有细节,才有永恒的价值,才能唤起观者的共鸣,达到绘画的最高境界。一位画家不应只画他眼中看到的,还要画出他心灵中想表达的,画家王良武先生就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画北京老胡同的人不少,表现手法也各有千秋,但唯有在北京老胡同中生活过,生于斯,长于斯,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的人,才能画出这样亲切,有乡土气息又充满美感的画作。看老武的作品,记忆中的一幕幕往日场景又浮现在眼前,虽有很多艰辛,但更多的是一种亲切的回忆。

据我所知,王良武先生是目前用油画系列地表现北京老胡同且在历史性、艺术性均达到极高水准的第一人,虽然他没有那么多光辉的头衔,但实实在在的是他为我们的家乡北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有的人的画令人激动,有的人的画令人感动,老武的画为后者,是一种绵厚的醇香,滋润着人的心灵。现在假大空的作品太多了,我们期待着王良武先生创作出更多的好的作品。目前他的画册已经出版了,我们期盼他的个人作品展早日举办,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艺术享受。谢了老武同学,谢了邱坚女士。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