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新中国绘画史上的刘勃舒

陈履生/文
2014年11月03日 09:29:2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刘勃舒八十艺术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是对年届耄耋的刘勃舒先生从艺60余年艺术生涯的全面回顾,共展出刘勃舒历年创作的艺术作品50余幅,从素描到写意水墨,从重大历史题材的人物绘画到潇洒自由的奔马及孤傲随性的雄鸡,全面展示了刘勃舒的艺术成就。——编者

20世纪中国绘画史是中国逾五千年文明历史中的特殊篇章。这之中,徐悲鸿通过融合中西的画法以及在社会活动方面的积极作为,成全了他在那个时代中的人生传奇。而由他和他那一代画家所带来的现代中国绘画的变化则是一场具有颠覆性的绘画革命。

刘勃舒13岁以书信结缘徐悲鸿,成就一段艺林佳话。16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他在美院前后受到了5年的系统训练,为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刘勃舒与徐悲鸿先生的交谊因为先生1953年9月的突然去世而只有三年的时间,虽然他与其同门相比和先生相处的时间短暂,情感却异常深厚,这是他艺术人生的特殊背景。

紧随时代的创作之路

1955年7月31日,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国际美术竞赛和展览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这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美术交流活动,共有34件作品参加,其中有国画作品12件,刘勃舒创作的《套马》位于其间。同时参加这一活动的国画家还有刘继卤、石鲁、黄胄、周昌谷、方增先、刘旦宅等。20岁的刘勃舒是当年参加这一活动的最年轻的国画家。这一年他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套马》的一鸣惊人,不仅是初出茅庐的刘勃舒第一次以创作而公开亮相,也让九泉之下的徐悲鸿先生得到宽慰。

充满动感和热烈奔放的《套马》,在整体上采用自左而右下坡而转向上坡的构图,平缓中内含奇险。其利用透视中的远近关系表现了草原的辽阔,运用水彩画法表现了草地的丰茂肥沃。《套马》吸收了新年画的审美趣味,它在时代中的折中表现为刘勃舒获得了处女作的成功。

刘勃舒从1955年毕业留校以后,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在岁月的累积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于1958年创作了《采集民歌》,1959年创作了《大青山上的骑兵》(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这时候的他已经不是初生牛犊,当他站立起来后发现四周举凡获得成功的创作都在表现现实生活,而且与现实政治相关联。因此,他很快融入到时代潮流之中,表现出了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以及政治上的觉悟。

《采集民歌》以表现一位专业音乐工作者在草原牧场采集民歌的场景,反映了文艺工作者下乡的主题。无疑,这也是他自身生活的写照。在50年代初期开始的革命历史主题创作方面,到了50年代中后期已是成果累累,出现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一批重要作品。刘勃舒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的《大青山上的骑兵》,是他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方面的第一次亮相。刘勃舒1977年创作的《亲密战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既表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三位领袖人物的伟岸,又表现了在他们相继去世之后画家个人崇敬的心情,成为他一生在主题创作方面的巅峰之作。

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生产建设主题一直是表现新中国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画家投入其中并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刘勃舒60年代创作的《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牦牛运输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是这一类题材的代表作。其后于1963年创作的《人欢畜旺年丰》(中国美术馆藏),刘勃舒放弃了他已然纯熟的技法,转向单线平涂的新年画的画法。这是他响应号召而转向的一次尝试。1964年,刘勃舒与何韵兰合作了《五好花开处处红》,进一步完善了新年画的技法,以更像新年画的风格而成为时代中的代表作。以上两幅均以独幅画的形式作为年画出版发行。这一时期他还为前苏联小说《阿穆尔风雪》作了插图。

对画马情有独钟

与许多画家不同的是,“文革”时期的刘勃舒非常沉寂,仅1972年创作了《边防马场》,可是,并看不出“文革”的风格和色彩,画面中也不见红旗招展或其他“文革”符号。1977年的《牧马人》更是在回归传统笔墨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为他在擅长画马方面赢得了社会的声名。

基于自幼的喜好,也是对徐悲鸿先生的景仰,同时基于对传承徐派绘画的责任,数十年来,刘勃舒对画马情有独钟。他像徐先生所要求的那样以马为师,“细察其状貌、动作、神态,务扼其要,不尚琐细”。他在各个时期的主题创作中,不厌其烦地以马为对象构成与时代相关的主题,从而获得了在创作方面的成就。70年代以后,他在回归中国传统水墨方面不遗余力,进一步拓宽了徐悲鸿画法的道路,使得他的马更加飘逸而意气风发。

刘勃舒几乎是从1954年的《群骏图》开始,就在徐悲鸿画马法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风格。由于受过很好的专业训练,特别是其在素描中的轻松而简练表现形象的方法,使得他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到中国画的笔墨之中。难能可贵的是,他画马能够以写意的精神随意放取,线条流畅而有趣味,因此,马的奔腾如猎猎作响,而画家的激情涌动也是呼之欲出。显然,这样一种画法在当时并不合时宜,难以运用到主题创作之中,如同传统的花鸟画一样。所以,刘勃舒像笔墨训练那样把画马作为一种特殊的基础训练,由此也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特征。当在群马中加上牧马人,所显示的20多年光景过去的历史性回潮,1977年创作的《牧马人》开始向新的时代跃进。

到了1980年以后,刘勃舒画马畅怀,抒写胸臆,再也不用借助主题或相关人物去表现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时代的跃进需要马的奋勇直前的精神来激励,因此,社会给予的好评又进一步助推他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因此,他把马独立出来,像徐先生当年画马、白石老人画虾,又像黄胄画驴。从这一时期开始,刘勃舒画马的臀部和一些其他部位开始出现像松树树干一样的圈圈的画法。既变化了造型,也丰富了笔墨,而标志性更强。到了80年代中期,刘勃舒画马到了得意忘形的时期,不管是群马奔腾,还是独夫匹勇,他以极强的控制力变换不同的造型,使生动性的表达在一种题材上获得多样性的变化。同时他更倾心于传统笔墨的表现,用笔如写草书,其跳动与随性应合了马的动态,笔墨与造型有了完美的结合。为了解决专长中容易产生的单一、重复和枯燥的问题,他还加强了地坡和草原景观的表现,既增加了色彩,同时也以主体和环境的结合所形成的空间关系而丰富了马的表现,达到了气韵天成的境界。

文火慢炖见功夫

近20余年来,刘勃舒还画了许多其他走兽和家禽等,它们少为世人所知。对于这些走兽和家禽,刘勃舒依然用他的笔墨方式探索造型与笔墨的关系,寻求一种趣味性的表达。“文火慢炖见功夫”,刘勃舒所题此句也是60余年画历的总结。他说:“文化的传统在于继承,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他在传统和徐悲鸿新传统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传承了徐悲鸿先生的文化遗产,弘扬了马的时代精神。

刘勃舒的身影掠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界几代人的更替,他的成长历程见证了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的历史篇章。吴作人先生任中央美院院长时他任副院长,李可染先生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时他也任副院长,在李可染先生1989年去世后他执掌中国画研究院至2003年退休。刘勃舒扶老携幼忙碌在一个美术界大家庭中,每一时期的创作都凝聚了他的艺术才智,而满天下的桃李芬芳更是对他平生劳绩的回报。从学院到社会,从教学到创作,从个体到组织,从写实到写意,从严谨到自在,从自在到坚守,艺术人生所演绎的春夏秋冬,不觉成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责任。

刘勃舒几十年如一日怀揣年轻的心态,在商业和物欲之外自在地从事自己的艺术工作并积极地面对生活。他如今的自在与自在的如今,从生活到艺术都进入到一种令人憧憬的境界之中,不为世事所累,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利益所动。

没有艺术的自在遨游,没有个性的自在畅达,就没有艺术的自在表现,因此,在面对21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画发展的现实中,需要像刘勃舒那样坚守文化高地,任凭浊流在脚下流淌。而对他的认识则应该将其置入到新中国绘画史中,才能看到他这一个案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刊发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