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崇德一生为丹青

读《寿崇德艺术》感悟

唐仁/文
2014年10月20日 10:39:0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丹青天地一洪钧,智者自能妙夺真。学古谁言难脱化,写来丘壑崭然新。’昔为青年山水画家寿崇德画展题诗,今为重写留念。乙卯新秋吴溪茀之于望吴山楼(《吴茀之题词》)。”壬辰年黄宾虹先生为其《西岳华山图》题跋:“此崇德学兄佳作华山图,沉郁苍厚如范华原,妙理合苦功,可望大成。”其作融清湘苍劲清雅之风与大颐雄健老辣之笔,遂成崭新之格,得先贤赞许,此诗此言可为的评。江南一带历来文人辈出。寿崇德,1927年8月20日生于诸暨县同山乡唐仁村东青,祖父取名崇德,含崇尚道德之意。他自幼痴迷绘画,后随父迁徙至西安,有“神童”之称,曾与梁黄胄同道。远离家门入川求学,经潘天寿介绍,考入正则艺专,吕凤子纳其为门生。吕氏德行高洁,特立独行,先生一派肃穆笃诚,刚毅木讷。其作远溯宋元,近法石涛,笔参造化,循吕凤子、潘天寿据德游艺之道,践行《中国画法研究》所论:“中国画永远以渗透作者情意的力为基质。”寿氏之作笔墨浑厚苍润,画风雄秀清新,兼与时俱进之情思。笼天地以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用笔用墨老辣生秀,灵动致远,一点一画均可畅其意而达其形,极淡墨处见浑厚与韵致,一时声名鹊起。作品呈崭绝峥嵘之势,清秀苍润之境,使人观而壮之。师法古人而自出机杼,中得心源而匠心独具。凸显天地之感悟而著称于世。然惜其后期之作章法略缺灵动之致,似乏衰年变法之功。

1950年,寿崇德辞别父母离开上海,携家眷辗转金华,旋即抵梅城严州师范任教40余载,与此云山如画之地结下不解之缘。尤如一幅丹青长卷,似黄公望之恬静,有渐江之冷峭,如天寿之豪放,乌龙山、南峰、严东关、东西湖……遍留足迹。富春江、新安江之水清碧幽美,缥缈洄游,严陵山脉似龙腾凤起,雄峙般礴。此地青山竞秀,水色清澄,唐代诗人李白惊叹:“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夏季之江雾,似云如烟,笼罩白沙城于缥缈云雾之中堪为奇异。新安江电站建成后,高峡出平湖,湖中岛屿罗列,湖水清澈碧透,群山叠翠,万峰竞秀。涛涛江水东去,似婉约怀珠之曲,高士文人抒情传神,或以纵横捭阖之笔,或以清逸淡雅之意,借助《富春山居图》画卷之景,远播海内,名至而实归。《烟雨濛濛过钓台图》题跋:“余半个世纪以来曾百余次游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观览佳景,尤以大雨后,云烟蒸腾、山色迷濛最为奇观。乘兴泼墨,写此以志永念也。”

崇德历川蜀巨壑之险,幽居新安江畔,攀嶙峋崔嵬之峰,览钓台之胜,泛舟富春江上,山河如画尽蓄胸中……其作尽显浑厚典雅之格。1959年夏,寿氏夫妇登黄山,写天都、莲花崚嶒峰壑,极奇峭之观,徜徉半旬之久,得百余幅草图,兴尽而归。后数次游历。1972年夏,其作画题跋《黄山颂》:“千峰跃立,万壑腾烟,怪石穿云,奇松托天。兼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俊俏,衡岳之烟云,雁荡之怪石,峨眉之秀丽,人民称赞为天下第一名山。戊子夏,寿崇德五游画记。”

先生自少学画,天才俊发,观其学凤先生《泰山松》一幅,笔力雄健,设非自题,孰敢信为17岁时所作耶?而弱冠拟清湘之《荒城怀古》、拟大千之《新安江泛舟》二轴,俱极清迈苍浑,得刚柔兼济之用,无刻画拘泥之弊,识者咸谓其老成。自后转益多师,于前举齐、黄、潘、张、吕、傅诸公,皆得亲炙,而尤倾心石涛、石溪及潘傅两公,研求笔墨,搜妙创真,虽兵车旁午、羽箭交驰,不辍挥写。及夫壮盛之年,游履渐广,江山英气,聿来笔底,于是有《北山云烟》、《新安江上游》、《新安江水电站卷》、《黄坛口水电站》、《富春桐庐图》、《桐君山之晨》及《新安江水电站雄姿》诸作相继问世,推陈出新,自出机杼,奋敷华绵韧之笔,颂祖国山河之丽,而先生之名得以不朽。然数作之中,予尤喜《新安江上游》一幅,笔简而境深,格高而韵古,置之二石卷间,殆无多让。50岁以后,笔转丰润,墨华氤氲,如《黄岳云峰天下奇》、《华岳巉岩峻极天》二幅,化出前人,面目自具,而前者尤浑沦快意,元气淋漓,可为先生代表作。至若《莲峰如画铁铸成》及《青山远帆》、《富春扬帆》、《钓台高秋》诸作,虽不脱潘老风格,而笔力沉鸷,墨韵雄强,允为潘门羽翼。先生夙性和静,故世俗纷扰不关其虑,据德游艺,乐而忘疲。建国以后,政府感召,艺林之士,无不鼓励声气,激扬风华,操鞭弭,树坛坫,争为长雄,而先生澹然静默,收视返听,以涵养其仁恕之心与谦逊之德。论其格调与笔墨,足当门户自立,独树清新雄健之格于画坛,然其生性谦恭,终为师门所囿。

黄庭坚《论子瞻书体》曰:“蜀人极不能书,而东坡独以翰墨妙天下,盖其天资所发耳。观其少年时,字画已无尘埃气,那得老年不造微入妙也。”借此细察崇德少时法书似无一点世俗之想,秀润飘逸,神韵蕴藉,转折回环,体势健朗,且具稚拙之美,晚年结体笔势雄健老辣,独树一格。

始自束发之年,先生颛意绘事70余年来,可谓未尝一日舍其笔墨,并缘此而通擅五体之书。惜乎画名显著,书名渐隐。今天,在先生的早年画作题署中窥见其20岁前后已经具有极为扎实稳定的书法功底,当时所拟石涛、吕凤子之作并题署,无论结字、用笔、墨法,可谓已能酷肖其真。崇德得书画妙理,不以书法为专攻而书法面貌自具。 “何须说多少辉煌,更无须称大师大家。有这样一位低调沉静的艺术老人,一生经风历霜,传道授业,矢志于艺,教授出上千名学生,作画上万张,著述近百万字,集藏古今书画近百件。84岁了,仍日日读书阅报,弄翰鉴画不辍。观其骨相,白发童颜,双目清亮,细声慢语,心气内敛,应享高年。寿崇德——崇德者寿,一个古意盎然的名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当由技的操作进入道的涵泳时,便离不开艺术家的文化旨归——品格、性情。中国绘画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多呈儒道互补的气局:进则依仁游艺,助教化,成人伦;退则悠然林下,娱己自适。寿崇德一生辗转诸暨、西安、重庆、上海、建德、杭州,阅人、阅世、阅古、阅山水胜迹,所引成的艺术品性,亦不离此道。以德为先,先人后艺,为人质朴厚道,重情重义。”“1987年代,叶浅予先生观寿崇德画展,不无遗憾地说:‘可惜,可惜!可佩,可佩!以其早年的发展势头,其绘画成就应远不止此;可佩——甘于寂寞,安居乡间执教数十年’” (陈汉波《崇德者寿 司艺者永》)。

当今艺坛群星璀璨,流派纷呈。先生知足常乐,徜徉于西子湖畔之“浣溪斋”,不屑于蝇营苟且之争,浸淫于孜孜矻矻之参悟与探奇揽胜之陶冶,久之,书画渐臻妙境。 “夫为学之道……自内而出者,心性之学,乃实得也。善学者重其内以轻其外,务心性而次见闻,庶学得其本而知其要矣……当究用笔、用墨、炼形、炼意、得气、得神,方是心学……”(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 。

先生“据德依仁游于艺”之修炼,恬淡自守,操慎独之行,以精湛老辣之笔墨表现山川之美与人性美之生涯,亦可名垂青史也。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