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君子万年不空寂——读刘少白作品

2014年10月16日 10:51:59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中国绘画的内在之美,是艺术的精神性与表现力通过笔墨这一抽象的元素,有机而整体地统一起来。

笔墨在审美上的独立性,是中国水墨绘画的真正核心。笔墨承载着对形而上“道”的求索和体悟,澄怀观道,体察万物;笔墨呈现出艺术家的内在关照和人格理想,万物皆备于我,代山川而立言;笔墨也是艺术家以绘事“游于艺”的人生意趣之展现。通过笔墨,气象、意境、格调立现。

清代以来,金石学的研究和成果推动了笔墨审美趣味朝着浑厚苍古的感觉变化,这种风气影响了学术界、书法界和绘画界,同时将金石、篆刻、书法、绘画融合共治,至清末民初已蔚为大观,吴昌硕为其集大成者,二十世纪的另几位传统大家,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无不如是。他们对笔墨的探索和发展,是对中国水墨绘事真正的汲古开新。

刘少白先生以而立之年直溯中国水墨绘画的精神源头,实属不易。他的艺术师承与传奇已多有传述,我不在此赘叙,我要赞叹的是少白能以金石精神矢志不渝地贯穿于篆刻、书法与水墨,并参照现代艺术构成观念的框架,准确地传达中国美学精神和笔墨意趣,显示出人文风格和金石气象的价值。他的书法融通碑、贴与金文,取法乎上,自在而洒脱,已呈大家之面貌;他的篆刻追溯先秦两汉,法度森然,但却呈现率真而挥洒的当代大写意风貌,饶有趣味;他的花鸟承袭了吴昌硕浑厚苍古的笔墨精神,却有机地融入了新水墨的审美意趣,将金石翰墨与时代气息巧妙结合,神韵天成;他的山水跨越董其昌的“南北宗”之分,直抵宋元山水绘画的本始,笔墨精湛,古意盎然,平淡天真,却充满凛然之气,生机勃勃。

中国绘画的核心是笔墨,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是写意,中国绘画表现的是中国哲学。“写意”就是借物抒情,呈现内在心象,通过对象来表现主观的情与意;“写意”就是表达内心的声音,传达自己对人生和事物的感受和感悟;“写意”也表现个人的精神气质、个性特质、人品学养和人生境界。中国绘画和书法都是以“写意”精神贯穿笔墨和线条,文以载道,书画同源,为天地立言,唱出心灵之歌。所以,一个优秀的水墨艺术家,总是精通“写意”的内涵,总是融通书法与绘画,总是呈现出天分、功夫、学养和人品的完美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画如其人”。

少白的创作以金石翰墨为精神内涵,从中国美学观出发,在描写物象上注重细致的主观感情色调,却充盈着率真的性情,一花一木、一石一草、隔江山色、松下泉声,都写出了事物的内在气韵,在简洁的画面中传达出自然事物质朴的美感,又表现出他人性中的旷达与侠气。读他的画,仿佛杏花春雨中的微醺,从容自在中“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也好比雨过天青下的闲庭信步,心闲神旺却“花间徘徊声声慢”。

高居翰先生曾说:“绘画的真谛不在于呈现自然的形象,而在酝酿风格。至于风格即是画家心手相应的自然流露。”读少白的绘画,正有此感。

从中国绘画和书法的传世经典里,我读到了从容、自信、深刻、宁静、拙朴、敦厚、清隽、淡泊、坚守的集成,读到了在“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中的每见即新、常见常新。 我一直认为,中国绘画是对生命自信的肯定与表达,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生命智慧的示现和流露。好的创作总是能给观者以自我想象、反思、肯定和彰显的空间,激起观者的心灵回响 。因为艺术家的创作是体验,而观者的阅读也是体验,正如朱良志教授指出的:体验的根本不是“记叙”,而是“发现”。所谓“发现”,就意味着这个境界是我创造的,独特的、唯一的、无法重复的、新颖的。每一次体验,都是一种新的发现,是对生命真实的显现。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