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无为而为做大事 十年精心雕文龙

——记中国文心雕龙书法家刘小波

2014年08月11日 10:11:1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齐鲁腹地的沂蒙山区,有一个古城——临沂,它是三国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故里的故乡,也是《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故乡的毗邻。在这个有着悠久,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出了一位专门以隶书书法表现《文心雕龙》,取得一定成就的书法家——刘小波。

一九九七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小波阅读了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即为其优美的语言文风和精深的文学理论所吸引。在反复阅读抄写的过程中,便萌生了一个用书法来表现《文心雕龙》的想法。依据《文心雕龙》通篇全文的风格特点,最后确定用隶书来抄录创作《文心雕龙》。于是便广泛地搜集多种隶书书法资料,潜心隶书书法的研究,临写比对秦汉以来的碑帖、摩崖刻石及简牍帛书等,反复抄写创作,近四万字的《文心雕龙》,在十年之中,他就书写了一百多遍四百多万字,大小不同的《文心雕龙》隶书作品,堆积如山。百米隶书全文长卷《文心雕龙》就创作了十几套,每一套都代表着他在不同时期研习隶书书法的不同风格、不同的水平。人们都知道,产生在秦汉时代的隶书,是中国书法诸体中最具有高古典雅雄浑博大文化内涵的一种广为流行使用的书体,用来表现《文心雕龙》这样一部体大清深,文韵优美在的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古典文学理论专著,是最合宜得体的。这也是刘小波在用多种书法反复书写《文心雕龙》的实践过程中所最后选定用隶书书体原因。但是隶书书法发展到东汉后期的完全成熟,单纯的追求唯庙堂典雅之美,固定的四六比式,简单的横平竖直以及蚕头燕尾的夸张横式表现,把原本古朴雄浑灵变的隶书书法带入了一个平乏板滞的误区。这种隶书对于充分地表现《文心雕龙》这样一部以生动、灵活、多变的骈体古典文论来讲,是一个桎梏。刘小波在不断深究《文心雕龙》文理文风的同时,注重去搜集近年来出土出掘的秦汉刻石摩崖、简帛书法、绘画资料,从秦汉古人残留的线条痕迹中去体会感悟古代隶书书法的渊源与蕴涵。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隶书书法加以比较,从中汲取营养,在保持隶书书法自身典雅庄重的基本特质的同时,熔合大篆金文的高古质朴之风,吸收简帛书法法的灵活多变的书卷之气。横向博采近现代隶书名家的书法成果,充实自己,不断地摹写、练习感悟创作。每天坚持以隶书书写《文心雕龙》章句三千多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刘小波终于在这十年之中掌握了古今不同风格隶书的基本气韵技巧,在多方位,全面灵活、准确地表现《文心雕龙》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全面完整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最为全面阐述文学艺术理论的专著。自明清以来,研究《文心雕龙》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而产生了龙学。特别是一九八三年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在山东青岛成立以来,海内外龙学专家学者近千人,呕心沥血几十年,《文心雕龙》的研究成果丰硕,无论是从文字的训诂,词句文意的诠释,还是到刘勰思想体系的研究方面,都已经日渐全面清晰,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和深度。但是,就是这样一部文学理论名著,能够完全看懂、读懂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其文论精华能为今人所认识利用的也微乎其微,虽然一些文艺评论家在引用《文心雕龙》的支言片语去论证说理,但仍没能引起更多人的兴趣与关注。《文心雕龙》的普及与应用就成为龙学的一个新的课题,难题。刘小波在十几年的摹抄《文心雕龙》的过程中,潜心阅读原著,旁涉中外《文心雕龙》专家的研究文论,翻阅、查询了大量相关的艺术理论、美学、哲学、史学等方面的论著及研究成果,力求自己对《文心雕龙》有更详细、更深刻的理解。在用隶书书法表现《文心雕龙》的创作过程,追求着“情与气偕、辞共体并”的境界。对于不同的篇章所表现的文理内容和语言风格的不同,依文据情定势,或高古典雅,或简约朴拙,或灵变腾跃,或静谥肃穆,或奇逸疏野,或清新酣畅,无不是对原文的阐发,达情,述志。在刘小波最近出版的《东泥隶书文心雕龙》作品集中,涉及《文心雕龙》二十八个篇章的内容,二万余字,细嚼一段,一字一点一画皆与所要表现的原作的内容风貌互相吻合,在准确地把握和艺术地再现《文心雕龙》这部古典文论方面做出了极其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正是基于这一点, 中国国家图书馆在二○○七年收藏了一部由刘小波用隶书书法创作的全文百米长卷《文心雕龙》巨作。专家们的评定是:其隶书既有汉代鲁峻碑的雄浑高古,兼得篆书的结体笔意,简朴灵动。

在二○○七年八月的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九届年会上,由刘小波创作的四十多套幅不同格式,不同风格的隶书《文心雕龙》作品,在南京会上一经展出,便 引起海内外《文心雕龙》的专家学者和南京市政府的密切关注。主办会议的南京市中山陵管理局即收藏了刘小波的全部隶书《文心雕龙》展览作品。将在南京中山陵刘勰与《文心雕龙》纪念馆做长期的展示。

作为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的刘小波,是一个谦虚而勤奋的人。五十岁的他自取笔名东泥,不忘蒙山沂水的根,更时刻提醒自己还只是一砣不成器形的原料。正是这种无为而治不图浮名虚利的治学态度,才是他之所以能取得《文心雕龙》与隶书书法两方面收获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当今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贫乏的相互矛盾中,能够深静下来,深入地去研究,发掘,继承我们中国华民族七千多年优秀文化传统和智慧精华,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把《文心雕龙》这样一部文韵优美,析理精深的古典文学理论名著,用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书法艺术形式来生动、形象的展示传播,不解不称之为一个惊人之举。正如中国古代哲人老子所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无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至今仍然对我们今天社会的浮燥思想有所启示。刘小波对《文心雕龙》锲而不舍的追求, 在强化中国传统隶书书法艺术美的表现力的同时,又淡化了学术研究与书法名利的无为作为,使他在探索文学艺术理论与阐发中国书法传统表现方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从而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愿东泥这块源于蒙山沂水的自然之料,早日雕塑焙烧成晶莹剔透、光彩照人的艺术之材。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