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焦墨画成就和创新的展示

——《朱峰黄山画展·图录》读后

2014年01月20日 11:16:5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兰溪籍黄山画家朱峰,新近从深圳寄笔者新画册《朱峰黄山画展·图录》,读后耳目一新。它不同于以往专题的焦墨画册,图录由三部分组成:五百里黄山神游图卷、彩墨作品、焦墨作品。吸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彩墨作品,是一册朱峰焦墨画成就和创新的展示。

朱峰的《五百里黄山神游图卷》,去年7月28日,笔者曾在《美术报》刊发《朱峰:焦墨之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艺术家协会美术研究院,特将此文列入2012年“精品鉴赏”。近日,朱峰在深圳举办画展,香港和深圳媒体均引用了本文观点,称:“朱峰是当今焦墨画作中的重大突破和卓越成就。”的确,朱峰在百米黄山焦墨长卷中,尽显大小纵横的黄山之松、无穷尽的山水、风起云涌连绵不绝的气势,功底之深、笔力之劲、手法之绝,都是他人不能比拟的。

朱峰的焦墨画给人们的贡献是,不落俗套,有创锐气和开放气魄的焦墨实践和理论。张仃的焦墨画趋于写实,而朱峰的焦墨山水是写实写意相融。在创作焦墨山水画时,容易产生行笔滞涸,积成墨团、笔枯骨露,这是焦墨用笔的弊端。张仃在《张仃读艺录》中说:“焦墨比水墨在画云水烟雾时更难一些。”在体现云水时,墨白反差较大,如缺少中间层次的衔接,云水难以破解。朱峰讲究渴笔的轻重缓疾,飞白虚实相生,灵动韵律;焦渴下笔,以渴求润、以干求湿,将浓化淡、化繁为简,注重皴清淡,较好地解决了焦墨画的云水笔法。

在意境的处理上,他的意境化枯寂为苍茫,境界更大、笔墨形态更丰富。如,丘壑位置都经过了内心感情的熔铸,删拨大要、留其精粹、气脉贯穿、情韵流动。朱峰擅画长卷,他把大笔的笔法、笔意、笔境和山石结构、峰峦、松树、云水,和他胸中的豪气合成一体,笔法更显力度,更为干净,更有感染力。如“浮溪道中”、“石柱峰”、“松泉”、“九龙泉”、“卧云松”、“圣泉峰”等作品意境,体现的不是一种瞬间的人和自然的交融和交汇,而是自然与他自己现有的野性和雄强的力量是对人的存在提出了一种挑战,是一种崇高感。

朱峰从董源、巨然、黄公望、石涛、黄宾虹、刘海粟等追寻而来的新文人画一变而为焦墨枯笔山水,从而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不同于艺术史上任何家、任何派的朱峰焦墨、彩墨山水。他的焦墨山水气象峥嵘,大气磅礴。这不是写实山水所能表现境界,这才是朱峰焦墨山水对于焦墨的发展与开拓。朱峰的焦墨山水,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折射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熠熠闪光。

焦墨技法在中国画中可谓曲高和寡,尤其在彩墨的创新和拓展上。朱峰长期专攻焦墨,画技日益娴熟,已有深厚的焦墨功底。大多焦墨画家在传统的焦墨技法上不设色,设色焦墨属于独辟蹊径。朱峰从2009年开始尝试着色焦墨,兰溪李渔宾馆墙上有幅朱峰的着色黄山松云图。收到《图录》后,笔者曾发短信给朱峰说,他现在的彩墨作品大有长足,体现在黄山云水,运用彩墨的手法,随机应变,生动传神,以云、泉为主,线条写生酣畅浓郁,淋漓尽致。他回复说仍在进步中,谦逊地表示他的黄山云水,晴云为主,以泉为主;烟雾大小流瀑表现则较少。

《图录》中,如彩墨《石柱凌云》、《二龙潭夏雨初霁》、《石笋矼飞云》,应是在纯焦墨完成基本画面后,施以淡彩,将焦墨与色彩相互融合,从而产生很微妙的视觉效果,恰似久旱逢雨,犹开新面。这些彩墨,描绘出黄山夏日的风景,取立轴构图,实景山峰被安排成画面主体,松树用焦墨着色、三五成群、列植于山峦、峰峦之间。以画面留白的方式,来表现云雾、烟霭和飞瀑流泉,增添了画面的流动性。在整体上表现了山高林密、云气氤氲的山水景象,既具有黄山雄伟的风格、又有抒情的气氛。

彩墨融入了色彩元素,是焦墨技法的创新,又不失焦墨本质,却丰富了焦墨技法。值得一提的是彩墨的技法上,红色来体现黄山松秋日的层林尽染是十分不易的。朱峰的“蟠虬横云”将秋叶、云水、渔舟捏合布局得非常到位,红色的勾勒、皴擦、浓淡变化尽一笔中,描绘出黄山秋日的山水风光,画里画外无不流露出朱峰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着色焦墨更讲究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需要思想感情与山水灵性的结合。笔者期盼,朱峰能将已娴熟的着色焦墨,今后能运用到花鸟、人物创作上,通过研究、探讨、变革和发展,使彩墨这一奇葩,在焦墨山水画创作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文/沈文华

(责任编辑:易笑薇)